林阡不答,直接看向负责书籍印刷的王绾李斯二人。

王绾察觉到林阡视线,无奈开口:“文字越小越不容易雕刻,一旦出错整块模板都废了;字数越多,出错的几率也会越大,出错后也是同样的结果。若每一页都需要标注数字的话,这种……阿拉伯数字确实比汉字数字更适合。”

林阡笑了笑,将昨日整理了一天的《韩非子》拿出来:“诸位若好奇,不妨亲自看看效果?”

李斯正要接过,就听嬴政开口:“先将书籍呈给寡人瞧瞧。”

林阡狐疑地看了嬴政一眼,转手将其交给了内侍。

嬴政将《韩非子》拿到手中后,结合林阡的手抄目录,翻阅片刻后才道:“这种目录索引若是用在你说的字典上面,倒是相得益彰。”

林阡点头:“字典算是工具书,其本来目的就是供人查阅,所以目录索引必不可少。”

“不单单是拼音的总结归纳,在用拼音当做索引的时候,其实还应该加入偏旁部首的检索,因为有时候会出现看到某个不认识的字,周围无人知道文字读音,或者认识文字却不知道读音的情况。”

她将自己印象中与字典相关的所有内容都说了出来,临了补充一句:“我个人觉得在最开始编撰字典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拓展内容。整本书只有文字、拼音、偏旁与基本字义,以及一两个相关词组就差不多了,主要目的还是让更多老百姓认识字。”

“至于其他内容,不管是等字典编撰出来后再后续慢慢增加,还是再出几本配套的词典、典故等相关工具书都可以。”

林阡认真解释:“因为字典这种工具书最重要的就是内容要全,还要完全正确,所以想要编撰一本字典动辄三五年起步。”

新中国建国之初,国家便下令主持编撰一本实用性够强的字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