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政并不知道张良已经改变了想法,他也没工夫去关注一个尚未长成的张良。

他只是突然从这桩案子上发现了一件事,若是在攻打下其他国家后继续任用六国贵族为官,不但会大大降低各郡县判案的效率,还极可能影响到秦律的推行。

而无法推行秦律,就会影响到秦国对六国遗民的统治。

这是涉及国之根本的大事儿。

嬴政将王绾、尉缭、李斯三人请到宫里商议此事。

王绾很理解嬴政的忧虑,却略有些疑惑:“陛下,秦国不是一直设有学室吗?一般而言,大秦的百姓只要不曾犯罪,又认识一些文字即可报名入内学习秦律,若达到要求即可成为秦吏,做得不错也有升迁机会。”

难道,这还不够?

来秦国为嬴政效力之前,在故国楚国也只是个小吏的李斯更明白嬴政的意思:“陛下的意思应当是,从学室出来的小吏除了断案之外,似乎并不具备处理更复杂事务的能力,于官场中上升的可能有限。”

也即是,从学室出来的小吏大部分都不具备治国的才能。

秦国武将频出,却似乎并不具备培养出治世能臣的条件:历代秦王身边出名的能臣,基本全是从其他国家投奔而来。如张仪,魏国人;范睢,魏国人;吕不韦,卫国人;尉缭,魏国人;李斯,楚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