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四十三章

君子之剑[修真] 唤云 2482 字 4个月前

宁和立在原地,先静心梳理了一遍脑中记忆,发觉脉络清楚,细节处也清晰,未有不合常理之处,这才迈步前行。

她并不知该往何处走,只是觉得此处绿树草地,最为显眼的自是中间那翠湖,若要找些什么,也许可往那湖边一寻。

宁和游学时也算走过不少路、去过不少地方,可脚下草地长的这是何种青草,她却似乎从未见过。只见那草叶生得肥厚、绿得鲜亮,却全不往上长,只贴着地面交缠着向四方爬伸,宛若织娘织布一般织满大地。

宁和一边走,一边时不时低头看上一眼。她总觉得有些奇怪,尤其自己双脚过之时,鞋底会将草叶踏出绿色的汁液,而那汁液于草汁而言总觉得太多了些,且隐隐散发出一股子有些奇特的香味儿。那香味儿极浓烈,闻几口便叫人觉得心头发闷。

宁和隐隐觉出有些不对,握紧了手中剑,加快了步子。

此处距离湖边大约有三五里地,宁和全速赶路之下,半刻钟左右便到了。

到了湖边,照理说水草丰茂,水多草该更茂盛才是,可地上的草却反而变得稀疏了些。

走近了,宁和才发觉这湖水原来并非远观时那般清澈,反而整个水体都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太舒适的浓绿色。

她微微俯身仔细看了看,发现也许并非是水的缘故,而是因这水底下生了许多许多深绿的水藻之类,才将这湖染得这么绿。

且,宁和还发现即使自己凑得这样近,也没能在这水里发现有何能动的活物。按说近岸之处,水植之间总有些小鱼虾米,又或螺贝之物,即便不多,也不该一只也全然找不见。

宁和于是定论,这湖中应当有些什么问题。

于是她既没有碰这水,更没有往水里走,而是先绕着湖边走了一圈。这湖并不大,沿岸最多不过十来里,整片湖里都长满了这种绿油油的水藻。

宁和有些发愁。

她发觉自己做了个十分错误的决定。自己既不识得路,又对这修行一途各种事务了解甚少,无论如何也当直接紧跟着祁熹追才是。至少不会如此刻一般,甚至都不知该往何处去。

一边想着,宁和一边回身四处张望了一番。按说自己也就晚进了片刻,这地方也不小,熹追怎就走得如此之快,连人影都见不着了?

�想着,就见面前湖水忽地颤动起来,湖心处水波荡荡,其下水草绿藻如瀑般散开又合拢,似有什么东西在水下飞速移动着。

宁和神色微凝,寒水剑已出鞘。

稍顷,只见“哗啦”一团黑影自那湖心破水而出,身后跟着无数深青色如蛇似网之物,倏地追着那黑影蹿起足足丈高,在湖面上空呼啸着卷过。

宁和定睛一看,发觉那东西似乎竟就是湖中水草,那草如同活物一般,离了水还能快速伸长,一处的落下,另一处的又马上蹿起来补上——满湖都是,将那黑影追得左突右跃,好容易奔上岸来,回身斩了数剑,剑风中带了浮动的火焰,才终于将那些东西逼回湖中去。

宁和一看那剑出,便登时面露喜色,出声喊道:“熹追!”

黑影唰地回过头来,浑身湿淋淋的滴着水,脸上神色难看得紧,�是祁熹追。

宁和走过去,面上带了些笑意。相识有些日子,她自是知道熹追因自身修火法之故,平生最厌水湿之气。现在瞧着她这通身的水一脸阴沉的模样,瞧着真像只被迫打湿毛发后暴怒的大猫一般。

祁熹追看见她,愣了一下,随即喜道:“宁和?”

“是我。”宁和将寒水剑插回鞘中,一边朝她走近一边笑道:“熹追走得快,可叫我好追。”

祁熹追弯了弯唇角,没问她怎么上来的,也没问为何方才不出来面见,只望着她,像她们平常在山下见面时那样淡淡地道:“你不该收剑。”

宁和应了声:“哦?”

“修行一途多幻境,你爬那梯时也当见识过。你怎知面前之人就当真是我。”祁熹追说,“无论何时,都不该放松警惕,更不应收起你的剑。”

“好罢。”宁和听了笑着道,“熹追说的甚是,是我粗心大意,下回定然注意。”

祁熹追嗯了声,“你知道便好。”

她微微侧了侧身,从袖中掏出一方白帕子,那帕子迎风长至数尺长,被祁熹追捉着拿来擦头发。

她那发丝养得黑缎似的好,即便被她这么胡乱抹着也未乱作一团。宁和看不下去,上前拿过帕子道:“我来帮你罢。”

祁熹追僵了一下,松开手。她生得比宁和要高些,有些不自在地往下蹲了蹲,坐到了地上。

宁和倒没想别的,她入道还短,思维还未从凡间转过来。在她看来,祁熹追瞧着与杏娘一般大,便说是当女儿照顾也差不离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