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可当时的皇上昏庸无道,让陆家献上神书,也只是听说神书水火不侵,所以想试试传言是不是真的。

神书是陆家祖先传下来的,万万不能被这样折辱。于是陆家抗旨不交,即使皇上当时连杀主脉十八人,陆家都没交。

顾瑾玉还记得陆大儒骄傲的表情:“我们陆家人,没有一个软蛋。”

顾瑾玉听了还问了一句:“要是当时皇帝把陆家人全杀光了,你们会不会后悔没有把神书交上去?”

陆大儒:“怎么可能后悔,神书里有造福百姓的秘密,我们陆家是守护神书的人,为了天下百姓,我们也不会交的。”

顾瑾玉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敬佩那些人,于是他烧了认认真真写了一个月的译本,转而开始将自己脑海中利国利民的东西写出来。

这也是个机会不是吗?正好可以将一些东西合理化。

比如说改进造纸术,比如说活体印刷术,比如说制造玻璃的方子。

造纸术早在上千年前就有了。

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1。

只是这种纸的造价十分昂贵,根本不利于纸张的大量推广,这也是为什么一本书动辄三四两银子,要知道普通农户一年的嚼用也才不到五两。

顾瑾玉回忆着小时候学习的蔡伦改进纸张的内容,慢慢的将几点重要的步骤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