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要知道,因为学堂开在临安府,所以单单是临安府就占据了二十名个名额,其他十几个府城各自平分三十个名额,平均下来每个府城也不过两三个,大多数又是各个府城的前三,各自有各自的傲气。

眼见着临安府的学子只是因为地方缘故就占据了这么多的名额,久而久之也心生不服。

于是学堂中逐渐分为三派。

砸钱进来的学子是一派,临安府的学子是一派,其他府城的学子也一起组成了一派。

每年年末的分班考核更是重头戏。

因为学堂的分班考核不是别的,正是乡试的最后一关——院试。

考中秀才的分到甲班,没考中秀才的分到乙班,丙班自然是连院试都没资格参加的学子了。

甲班不仅有学院顶级的夫子授课,就连学费住宿费都是免了的。

可以说能进甲班最差的都能捞个同进士。

到达集合地点后,果然和顾瑾玉想到差不多,一个头发花白的夫子慷慨激昂的站在最前面给新入学的学子讲话,大概就是劝诫各位学子珍惜皇上给大家的机会,努力学习,大锦的未来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去创造。

这种话倒是很像现代的时候顾瑾玉在开学前给自己学生说的话,如今风水轮流转,他成站在台下听训的人了。

一番话说完,众人早就热血沸腾,纷纷握拳表示自己学成报答皇帝对自己的培育之恩。

直到头发花白的夫子离开,大家依然没有散去,有心的学子也纷纷趁这个机会开始结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