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可我偏偏不信邪,他现在都不知道我哪里好,怎么会知道以后不会喜欢我?

“可我觉得你才是最好的。”

“会有比臣更好的。”

这话我听了不以为然,我已经见过最好的那一个了,便不再把其他的人和事物放在眼里。我这人说话一向直来直去,随心所欲,径直开口道:“谢煜,我觉得没人比你更好,哪怕是前陈那四岁就能诵读《天问》、《招魂》的小太子在我心里也比不过你。”

面前的人有一瞬间的哑然,而后摇头道:“殿下说笑了。”

我只当他是在谦虚。

但我心里果真是这样想的。

谢煜是个很有才识的人,他将那些经天纬地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确实是一位很好的先生,我历来的先生都不如他,这也是为什么父皇破例将他授与少师这一头衔,教我经世明理之道。

他的策论写的切合时弊,一语惊人,总能抓住最根本的民生问题,那篇《论得失赋》我拜读过后只觉得更将他惊为天人。

我朝成立之后,土地兼并和豪强的问题并未解决,加上祖父将得来的土地大面积分封给功臣,均田法的存在名存实亡,百姓受剥削苦不堪言。

北部有突厥人骚扰边境,再加上征服原有的前陈和其他小朝廷统一天下就已经耗费了不少国力,横征暴敛用作扩张的军饷的同时,父皇又耽于享乐,将沉重的徭役加诸于百姓,大兴土木和水利。

尽管从长远上看,土木和水利都有助于后世。

但我心知这样快的节奏是行不通的,终有一日,会大厦将倾。

父皇对他看重得很,太子哥哥虽然年长于他,却也跟从谢煜读书明理。

毕竟这样好的先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