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只听司宣衍说:“以前不过是远了才谈了,勿要多思,且今后父亲自有来往备礼的,看着罢。”

“既这样还罢了,多谢哥哥解惑。”黛玉轻说。

司宣衍眼下亦正无别事,生性又素厌戏曲,唱得他头疼,自然已经说了心么多,再多几句亦无妨,遂接着闲话似的问黛玉最近读了哪些书。

之前贾母宝玉都问过黛玉都了什么书,黛玉先言读了四书,后听贾母说三春姊妹一向浑玩的只认几个字不做睁眼瞎耳,她自来性情谨慎的,恐自己唐突,又恐人笑自己卖弄,后也跟着说自己不过认识几个字。

这会儿在司宣衍跟前,却无一点忌,认真回答:“程先生如今正讲到孟子篇,只是我先前在家都是学过的,眼下跟着大家一起,只作复习之论,却偶尔也有温故知新之处。”

司宣衍向来知道林如海素疼林黛玉,曾也闻林如海说过此女聪颖异常悟性极佳不输绝大男儿。在扬州时,两三岁开蒙学请有名师教导,贾敏去世那年,延请一个名唤贾雨村的人给黛玉作西席,那贾雨村原来也是生与仕宦之族,到他这辈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后得人资助上京赶考,考中进士,升为知府,不久又被卷入一桩徇私贪污之案被革职。随后游历扬州时,得林如海请去,做了林黛玉的老师。

由此可见黛玉与学业上的根基起点之起点与其他闺阁女子亦不大同。

“如今私下自己还读着易经,尚书。”黛玉补充了一句。

司宣衍便提了一个问题与她解答,叫她分析。只见亦都答得十分自如,由可见平素是个认真的,兴起之至,他便让黛玉若日后读到或颇多不解之处,只需记下来,或得空再来问他亦为可以。

黛玉内心触动,她亦知道再说多感谢都不及自己内心一二分情绪,说多了反在二人中多生出生疏之感,岂不奇怪。

如此思忖须臾,且说了一句:“黛玉听兄长之言。”

春种秋收,四季轮转,恰如那缠绵涓涓细流向前涌,涛涛河水滚不停,亦如那白驹过隙,飞梭而逝。

转眼,林黛玉并司宣衍已入都中在荣国府中住了六年有余。黛玉已满了十四岁,生得是玉质无双,眉弯似蹙,双目含情微光点点,两靥生愁弱质风流,行动时娇喘扶风,闲静似娇花照水。

尤令人见之忘俗,非言语能描述之。

这日,黛玉与探迎宜三姐妹一处与王夫人处请安,不妨王夫人那里正见人,几人略听了几句,原来是王夫人母舅王家来使送信过来,正商量计事,说的乃是原在金陵的薛家一下,那薛夫人系王夫人与王子腾一母同胞的姊妹,薛姨妈早年丧夫,薛家原领着皇商卖办的差事,如今膝下养着一子一女,儿子学名唤作薛蟠,小女闺名宝钗。

听说那薛蟠在金陵惹下人命官司,如今一家已经举家往金陵来了。

黛玉她们见王夫人不得空,不好多留,就一齐退下一道往寡嫂子李纨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