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经销商的选择

复星医药是很典型的披着医药公司外衣的投资公司,很多产品都是旗下子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反而控股集团研发实力一般。

所以你会发现它的股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震荡的,有利好事件驱动,股价就会涨一波,反之下跌。

那些外资公司中还有几家是徐云的‘老熟人’,而且占比很高,因此徐云肯定是不会愿意让它赚钱的

看着一脸坚决的徐云,潘院士很快的也点了点头:

“删了就删了吧,你心里有数就好。”

“至于这剩下的几家我比较推荐恒瑞和正大天晴。”

“哦?”

徐云眉头一掀:

“正大天晴?”

恒瑞被潘院士推荐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恒瑞是一家很知名的创新药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极其高昂,在大众视野中属于一种开拓者的良性形象,在国内药企中堪称龙头。

但正大天晴徐云就有点意外了

徐云对于正大天晴的了解并不算深,甚至很多时候听到正大二字脑海里的第一反应还是正大综艺,然后才会想到这家国内的‘小四大’。

不过徐云的惊讶在潘院士的预料之中,只见他很平静的笑了笑:

“小徐,你别看正大天晴名气好像没那么大,它在国外经销领域发展的其实还挺好叻。”

“它其实算是司华夏生物制药旗下的核心企业,泰国人有参股但比例不多,而且还是泰籍华人家族的背景,也就是正大集团的谢家。”

“在目前的欧洲国资经销商中,正大天晴的年铺货量可以排在第三名,利润率则是第二——当然了,这和它主要出口医疗耗材有关,在体量有限的情况下,耗材的毛利肯定要药品高一些。”

徐云这才心下了然。

原来如此

这年头你想要找到像华盾生科这样纯血的企业实在是有点难,遑论领域还是跨国电商,因此像正大天晴这种有不高外资参股的情况他还是可以忍受的——只要国资占大头就行了。

他此前之所以放弃复星,原因便是因为外资的占比实在有点高了。

而且他对正大集团还是挺有好感的,创始人谢易初、谢少飞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下南洋谋的生,和润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华夏投资后,正大集团曾经冠名过正大综艺,投资过大阳摩托、各种灾害期间该捐钱的时候也不含糊,至少截止到2024年3月还没翻车过。

“对了。”

随后潘院士又想到了什么,指着徐云面前的手写名单说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田院士的师弟现在刚入职正大天晴的分销部门。”

“要是你能和那边达成协议,一来应该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中间价,二来还可以卖对方一个人情,算是双赢。”

徐云闻言愣了两秒钟:

“田院士哦,您是说田导?”

潘院士点了点头。

他所说的田院士便是徐云生物学的导师田良伟,之前潘院士在和田良伟商量徐云答辩安排的时候,恰好遇到了那位上门拜访的田良伟师弟。

当时对方的目的是想找科大医学部谈一些生源合作,所以潘院士没有深入多问,但却也把这事儿记在了心上。

没想到如今时机巧合,似乎有机会能做个顺水人情?

田良伟的那位师弟潘院士也有所耳闻,能力和品行都不错,不过当年没有选择投身科研而是从事起了商业运营,二十多年下来也积攒下了不错的身家。

“”

而在潘院士对面,徐云的目光反复在纸上扫了几遍,最后用力一拍手:

“行,那就选正大天晴了!”

注:

昨天坐了几个小时动车,边上一大哥脱鞋光脚,那味儿重的哟

应几位大佬要求,开了个盟主群,符合粉丝值的大佬可以进群哈,普群也解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