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直播核爆的决定!(下)

万无一失这个要求非常之高,以至于有位负责人同志当场就表示“科学上没有百分之一百的事情”。

那位同志担心倘若洲际导弹发射失败或者没有落到预定地点,到时候大概率会被海对面截胡,届时兔子们几乎所有的研究数据和成果都将向海对面敞开。

作家则说了一句在华夏科学史上都很着名的话:

“科学是讲逻辑的,万无一失也不是唯心的放空炮,什么叫万无一失?把想到的、发现的,都认真解决了,那就叫万无一失。”

如果因为不用直播就可以认为原子弹试爆允许存在失败的机会,那么这个心理本身就是错的。

“”

随后徐云看了眼现场众人,发现不少人面露思色后继续说道:

“各位同志,我们接下来聊一聊第二部分,也就是为什么要开直播。”

“这个答案同样很简单——直播这件事最重大的意义并不是为大家扬名,而是为了树立大众层面的民族自信心。”

黄祖洽原本正认真的听着徐云的解释,此时闻言不由一愣:

“民族自信心?”

“是的。”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眼中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新华夏如今成立不过刚刚十三年,可谓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不夸张的说,很多人民如今还没有脱离‘吃苦’的生活环境,对国际形势更没有明确的认知。”

“但可以预见的是,今后随着咱们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我们必然会和西方国家多多少少的产生交集,同时西方的文化也会借机挤入我们这片土地。”

接着徐云顿了顿,从桌上拿起了一张没有写东西的淡黄色算纸,继续说道:

“如今群众们的精神世界就像这张算纸,有颜色的基底,并不是一味的纯白,但是缺乏实质的内容。”

“如果我们在与西方文化交汇之前,不能给民众树立足够的自信心和价值观长此以往,这种挤入的文化可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入侵。”

“而想要给纸上添加一些内容这次核爆显然是个绝佳的机会。”

“因为这玩意儿对于平民层次很好理解,宣传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要是有人问原子弹是啥,只要说一句炸投降鬼子的武器,如今全球都只有四个国家掌握就行了。”

“如果说当年的建国大典是赋予了国家灵魂,那么这次原子弹试爆则是让华夏拥有了挺直身板的脊梁,如果错过这一次机会,今后恐怕只有收复4v才能在影响上与之相比了。”

说到最后。

徐云忍不住叹了口气。

直播原子弹爆炸。

这是他不久前向首都提出的一个想法,一个在如今这个时代看起来可能有点天马行空的想法。

即便是首都那边的大领导听说了以后,第一反应同样是“有必要吗?”。

但只有徐云自己才知道,直播原子弹试爆的意义有多大。

因为这同样是有据可寻的。

按照历史轨迹。

眼下这个时间再过七年,那一年的7月20日,便会有一艘名叫阿波罗11号的宇宙飞船在月球降落,一个叫做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宇航员踏出人类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步。

此处暂且不讨论海对面登月的真假问题,毕竟这事情的影响已经定型了。

而这次登月过程便是全球直播的。

当时nasa采用了模拟电视信号占用无线电通讯信道的方式下传,它们先是用一个小电视以10帧/秒的速率显示来自月球的图像,再用一台30帧/秒的单摄像管黑白摄像机拍摄小电视的月球图像,这样每3秒才能得到一幅完整的图像。

接着把它记录到磁带录像机上,这样就得到了30帧/秒的直播图像供家用电视机观看。

当时全球一共有六亿人观看了这场直播,海对面的声望从那以后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当时光是纽约就有三十多万民众一边游行庆祝一边高呼a。

在一些美国近代史的书籍里,有很多学者还将海对面的登月直播视作了海对面奠定科研霸主地位的起始点。

同时除了海对面的登月直播外,当年国内的神舟五号也进行过发射直播,那同样也是一次空前的盛况。

民族自信心这个词看起来有些玄乎,但其实一直都切实存在。

慕强心理人皆有之,这个词本身并非贬义,但在文化战场上却并不是什么好词。

而避免国人慕强的最好方法,便是自己成为那个强者。

如今的原子弹试爆显然便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