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出乎意料的人(还是万字更新)

比如说集体剃驴毛减压?

徐云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一会儿,发现在这种环境下硬想还是有点难想出头绪。

于是他便暂时将这件事儿抛到了脑后,准备抽空再仔细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解决掉周毓麟的第二个问题:

“毓麟同志,您说的另一个问题是什么?”

“另一个问题啊”

周毓麟闻言表情立马严肃了不少,显然这个问题要更加严峻一些,只听他对徐云说道:

“韩立同志,这个问题就要比法向应力复杂很多了,和辐射传递方程有关。”

“我们原先对辐射传递方程的推导没有考虑非线性中子的情况,构造出的介质流体力学框架如今已经报废了,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眼下考虑了局部热平衡状态之后,框架构造的基底方程我们却找不到合适的思路。”

“韩立同志,你在热力学方面的造诣很高,所以今天我想找你来帮个忙,看看能不能给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思路。”

徐云闻言,下意识微微蹙起了眉头。

辐射传递方程啊

这确实是个原子弹研发过程中的难点。

早先提及过。

带电粒子平均自由程远比中子的小。

在一级近似下,可以把系统中的带电粒子看成随时都处于局部热平衡状态,而考虑中子在较大范围内所进行的质量、动量、能量的输运。

在非线性状态下,这种输运过程的数学表达式就是徐云和陆光达推导出来的非线性中子运输方程。

与此同时。

这种非定型的中子Φ值,也会影响到辐射传递方程模型的推导。

原因很简单。

热量通过三种方式传递:

传导、对流、辐射。

其中的辐射,便是电子、光子及中子等粒子作为媒介来实现热能的转移。

但是这些粒子的行为更像是耗散或者流出,这些粒子除了运输能量,还带走了一部分动量。

因此相关方程的推导需要引入很多复杂的参数,甚至还要考虑吸收系数以及散射角度。

这种框架的构造本就很难了,中子Φ值的加入等于让周毓麟等人又多了个参数要考虑。

这就像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难度肯定要比二元二次方程更低一些,因为前者在次方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未知数。

说来也巧。

周毓麟他们之前解决的分段多项式函数重建以及一维完全气体他其实并不算精通,仅属于大致能猜到解决方式但不太了解的情况——就像很多人知道湍流肯定要涉及ns方程组,但ns方程组的表达式你让他写就写不上来了。

但考虑了局部热平衡状态之后的架构建立,却恰好是他的熟悉方向。

因为他当初在成飞工作的时候恰好负责过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过研究框架并不是原子弹,而是为了研究耦bgk分子动理学的一个解。(不是动力学打错了哈,就叫动理学)

因此他顿了顿,斟酌着说道:

“毓麟同志,不瞒你说,当年我在剑桥大学读书的时候,认识过一位精通热力学的学长,叫做萧炎。”

“当时萧炎学长在研究一种叫做佛怒火莲的高温物质时曾经说过一句话,叫什么三十年河东咳咳,错了错了”

“是极高温之下,常密度物质中的辐射平均自由程可以达到可观的数值,所以能不能认为介质中的温度分布由于热传导极强,而可以近似地看成与空间无关呢?”

“如此一来,是不是就可以忽略温度梯度了?”

上辈子是辐射源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在超高温的情况下。

轻物质中的辐射平均自由程可以达到可观的数值,例如,常密度氢化锉或被中的辐射平均自由程约为6或3,高温下完全由康普顿散射决定。

因此在这种介质中的辐射能量输运进行得极快、同时尺寸不超过几个辐射平均自由程的系统中,介质中的温度就几乎可以认为是均匀的。

即除了在辐射传过的极短时间差不多10-9秒外,可以把介质中的温度梯度略去。

这也就是赫赫有名的

高温轻介质中辐射流体力学的等温近似。

后世某个知名的lol女解说说过一个定律,叫做峡谷相对论:

只要给队友加速,就等于给对面减速。

同样的道理。

在等温近似的情况下,周毓麟他们虽然多了个非定型的中子Φ值,但却少了个温度梯度。

因此从方程性质上来说,未知数还是那几个,难度上和原本相差的不算特别多。

当然了。

徐云完全有能力把具体的推导过程现场直接拿出来,但这样做未免太不合逻辑了,很容易展露某些异常。

如今自己的身份遮掩的应该相当完美,没有任何暴露的可能性,这种低调自然还是要一如既往的保持下去。

“咳咳咳“

就在徐云信心满满之际,一旁的老郭忽然咳嗽了几声,很快从身上取出了一片小药片吞服了下去。

不知何为,徐云总感觉这片小药片有些眼熟。

嗯,一定是错觉,肯定是自己想太多了。

随后徐云强迫自己把心绪拉回现实,对周毓麟问道:

“毓麟同志,您觉得我的想法如何?”

周毓麟闻言并没有直接回答徐云,而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了几份数据,认真的查阅了起来。

这些数据都是兔子们过去的实验结果,周毓麟作为目前的课题组负责人之一,自然有权将这些文件带在身上。

随后他选了个稀疏波有关的参数,开始提笔计算了起来。

像等熵流一样,稀疏波或压缩波在高温条件下都很容易确定,所以它们也被叫做简单波。

简单波区中r或s为常量,

s为常量时,c+特征线为直线,波为前向,流线从右边进入每一c。

反之r为常量时,c-特征线为直线,波为后向。

因此只要对比后向稀疏波是否存在有限的逃逸速,就能很初步的确定徐云的想法是否具备可行性。

“强度流的变化先减一个�6�3iν也就是�6�8iν�6�8t+�6�3iν=0”

“然后右端新产生的辐射jν吸收系数kν在下面,所以�6�8iνc�6�8t+n�6�3iν=jν�6�1(kν+σν)iν+σνi�0�4ν“”

“单位方向向量n上的方位角Ω肯定也要各级平均,也就是jν=14π∫iνdΩhν=14π∫iνndΩkν=14π∫iνnndΩ”

“接着这样这样那样那样”

十几分钟后。

周毓麟啪的一声将笔一放,振奋的抬起头看向了徐云:

“韩立同志,依旧存在有限的逃逸速,这个思路是可行的!”

徐云有些“惊喜”的一掀眉头:

“哦?那可真是太好了,大方向能够找对,那剩下的就都是计算的事儿了。”

周毓麟亦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是呀,咱们搞科研的最怕没思路,韩顾问,这次你可帮了我们项目组大忙了。”

徐云对于周毓麟的感激自然不敢接受,毕竟他的思路很大部分来自周毓麟27年后的一篇论文,周毓麟不怪他牛头人都算好的了

总而言之。

解决了这些问题后,周毓麟今天的目的便已然达到了。

于是他很客气的与几人一一道别,喜滋滋的离开办公室回项目组报喜去了。

待周毓麟离去后。

徐云便把目光放到了一直如同雕塑般坐在一旁、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的那位男性军人身上。

很明显。

李觉所说的另一件事,必然与此人有关。

果不其然。

李觉很快也把目光投向了这位青年,接着对徐云说道:

“小韩,你现在是基地的特聘顾问,上清太清两个项目组还兼任着专员的职责。”

“虽然你现在还没有正式入党,但在基地的身份却已经算得上核心层了。”

“不过你没感觉你好像缺些什么吗?”

“缺些什么?”

徐云有些疑惑的摇了摇头:

“厂长,您的意思是”

李觉闻言笑着用食指点了点他,不过倒也没卖关子,说道:

“你缺个警卫员。”

徐云顿时一怔。

警卫员?

对于他这种后世的非部队人士而言,这个词汇确实有些陌生与突兀。

不过很快他便反应了过来,确实,在眼下这个时代背景里,自己好像还真缺一位警卫员?

毕竟如今自己好歹也是基地的核心层了,虽然行政级别没上什么几毛几或者处级之类的具体官职衔级,但工资之类的待遇都是按照老郭他们这些副厂长一级支付的。

并且不夸张的说。

从重要性角度出发,徐云目前的战略价值霸绝整个基地,妥妥的算个基霸咳咳,基宝。

如今的徐云身边虽然有乔彩虹进行日常照顾,但这姑娘可没法当做战士来看待。

因此组织上给他配备警卫员很正常,这和基地内部安不安全无关,主要是一道保险。

随后在徐云和老郭的注视下。

李觉缓缓走到了那位战士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小韩,这位同志就是组织上给你配备的警卫员,别看他今年才19岁,入伍已经有五年多了。”

“他是总字819部队的保卫干事,组织上特意把他调到的金银滩负责你的安全。”

“哦对了,我还没介绍他的名字吧,这位同志他叫”

“牟方东。”

注:

马甲保卫战顺利完成~,月末最后一天,大家有月票的都投来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