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项目级别.....建国以来最高!(上)

只有在等组织上观察一段时间觉得这人没问题后,才会由分厂的政委出面将情况介绍清楚。

基地每周举行的例行会议中,有不少时间便是用于讨论各个分厂报上来的人选。

没错。

上万名职工,每一个能被告知具体情况的人选,都要经过常务会议的投票决议。

原因无他。

只因为这是原子弹项目,这几个字就够了。

但另一方面。

普通职工之所以能被限制了解真实情况,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他们工作的内容。

举个例子。

一个搞铸模的工人,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和各种大大小小的圆形四方形模具接触。

他或许会感觉这些模具有些奇怪,但他的知识储备不可能让他意识到这是原子弹的零部件——能想到飞机或者起重机就已经顶天了。

可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却不一样。

基地可以在来的路上瞒住他们,但进入工作之后,他们一定会或者说必须要知道自己在搞的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

这部分人员的安排显然不能和常规职工一样,而用字母进行分类无疑要比点名喊到容易许多。

按照老郭的意思。

字母a的成员应该就和老郭本人还有陆光达他们一样,直接负责原子弹相关理论的研究。

字母b的则是不涉及理论研究、但受教育程度同样很高的专业人才。

例如气象中心负责天气预测的同志、化工实验室的刘有成和他的学生、还有职工医院的林宇等人。

三种分法,代表着三种不同职能的员工群体。

随后在调度员的协助下。

列车上的成员开始有条不紊的聚集了起来。

与此同时,等了一会儿时间的李觉等人也总算有了动作。

只见李觉带着基地管理层径直走向了第三节车厢,此时正有不少人从两侧的车门中缓缓走出。

不过与其他车厢走下的人不同的是。

这节车厢出来的人年纪普遍都在中年往上,同时带着很强烈的高知气息——因为几乎人人都戴着眼镜

其中徐云还瞥见了一些略感熟悉的身影,这些人就差把大佬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很明显。

这节车厢运输的“快递”,都是一个个顶尖的业内专家。

“友来!”

结果李觉等人还没完全走到车门口呢,其中一名梳着三七分头的中年男子便快步走了上来,对着老郭的肩膀就是一拳:

“好你个郭友来,不是说好养病吗?怎么不声不响的跑到这儿来搞大事儿了?”

此人的五官还算端正,不过眉毛与常人的略有弧度不同,两边都是水平的【一】字型。

同时嘴唇较厚并且略微有些对不齐整,和后世一位叫做饭冈佳奈子的霓虹人的嘴型有些类似。

看着来势汹汹的男子,老郭的脸上也不由浮现出了些许尴尬:

“之岑兄,组织上有特殊任务,迫不得已只能找个理由瞒着大家了”

随后老郭又哈哈的干笑了两声,强行转移起了话题:

“哦对了,之岑兄,和你介绍一下,这几位就是基地的主要领导。”

“这位是基地的厂长李觉同志,这位是陆光达同志,这位我就不用我多介绍了吧?一人顶海对面五个师”

“这位是负责基地防务的程开甲同志,这位轮椅上的是驴咳咳,履历不算特别光鲜但能力却很强的基地顾问。”

随后老郭又拍了拍此人的肩膀,笑着对李觉等人说道:

“几位,和你们郑重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好友,伦敦大学医药学博士楼之岑同志。”

楼之岑闻言狠狠刮了好友一眼,看起来依旧有些不爽。

不过考虑到现场众多领导在场,他便也没再去拆老郭的台,毕竟说到底他也没真生气。

于是他便也很快露出了一道笑容,主动朝李觉伸出了手:

“李厂长,你们好,鄙人楼之岑。”

李觉同样很是客气的与他一握,说道:

“之岑同志,欢迎你来到221基地,你得有个心理准备,咱们这儿条件恐怕不太好。”

“大鱼大肉一个月见不着一回,苦倒是一张嘴就能填饱你的肚子。”

接着李觉又朝楼之岑身后看了一眼,对于今天到场的专家,他自然不可能一个个都把详细信息背下来:

“之岑同志,你没带家属过来吗?”

楼之岑闻言点了点头,解释道:

“嗯,我妻子是个普通教职工,政审过不了,所以这次就没带她来了。”

“不过我的学生倒是有个过了政审的,这次也和我到了基地。”

说罢。

楼之岑朝身后看了几眼,很快招来了一个看起来相貌平平的小姑娘:

“李觉同志,和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学生,屠鹿鸣咦,这位同志,你怎么摔地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