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不可能出现的人

“毕竟他身上的伤势只能说是轻伤或者顶多算中度伤情,和正常坠落的情况相差很多。”

“当年我在海对面的时候去过一次直升机坠毁现场,坠机高度只有800多米,伤者的情况都要远远比这严重。”

“当然了,人和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万一他是燕京体育大学毕业的体育生呢?”

“又比如他是在坠机刹那受的伤,即将落地爆炸的时候突然出现在了青海湖咳咳,这我还是不说了,显然没可能嘛。”

李觉闻言看了眼老郭,老郭则再次耸了耸肩:

“别看我,我和小韩的看法也只是猜测罢了,具体的情况等他醒来再问不就行了?”

李觉想了想,也是。

这人的身份要是确认不下来,他就再啃一口___的斧头!

但谁也没注意到的是。

在林宇提到伤者的情况后,一旁徐云的眼中却闪过了一道思色。

如果自己的预感没有问题。

别看这名男子的伤势很轻。

恐怕在自己离开前的正文里,基本上是不用想听到他苏醒的消息了

“对了。”

过了片刻。

林宇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表情微微一肃,对老郭李觉以及徐云说道:

“三位,还有一个情况要和你们说一声。”

老郭看了他一眼,猜测道:

“林医生,是不是特护病房不太够了?”

早先提及过。

基地里的特护病房只有两间,一间安置的是17分厂厂长夏敏的爱人王立明。

王立明是一位炸药工程师,一次炸药事故后身受重伤,由林宇亲自完成了左腿的截肢手术。

目前王立明整个人依旧处在昏迷病危的状态,术后还出现了感染,随时都可能停止呼吸,所以一直在一间特护病房内接受观察。

另一间特护病房安置的则是徐云和杨开渠院士,如今随着神秘男子的出现,基地的特护病房看起来好像有些不够了。

但令老郭意外的是。

他猜测的这个答桉却被林宇给否定了:

“那倒不是,这个男子虽然处在昏迷状态,但他的身体情况却很正常。”

“所以他只要住在普通病房就行了,顶多就是环境需要相对安静一点,用不着上特护。”

“我想说的情况是”

林宇微微顿了顿,眼中浮现出了一丝阴霾:

“杨开渠院士的情况可能有些糟糕了。”

老郭童孔骤然一缩:

“杨院士?”

“嗯。”

林宇沉重的点了点头,叹息道:

“我们基地去年不是有了台x光机吗,之前做那啥辛德勒雷达的时候还被拆过零件。”

“前些天我们用它给杨院士拍了个肺部ct,发现他肺部的情况一直在恶化。”

说完这些。

林宇便从自己随时携带的小包里取出了个被折叠起来的报告,抵到了老郭面前。

李觉取过报告看了几眼,随后将它还给了林宇:

“看不懂。”

“”

林宇沉默了两秒钟,更加沉重的叹了口气:

“突入支气管腔内的肿块阴影和胸腔积液算了,这些术语说了你也不懂,我换个说法吧。”

“总之就是杨院士的肺部情况已经非常恶劣了,按照肺癌的时期定义,大概已经到了四期也就是晚期阶段。”

晚期。

听到林宇口中说出的这个词,李觉哪怕再看不懂x光片,也立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随后他和老郭对视一眼,认真的问道:

“林医生,按照你的估计,杨院士还能活多久?”

林宇闻言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朝周围看了几眼。

将李觉几人拉到了一旁,小声报出了一个时间:

“顶多八个月。”

李觉顿时呼吸一滞。

一旁的徐云则看了眼林宇,表情若有所思。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

按照正常历史发展,杨开渠院士应该在五个月后就会故去了,比林宇预计的时间还要短三个月。

徐云原以为这是林宇做出的误判,但转念一想,他又冒出了另一个猜测:

在原本历史中,杨开渠院士去世时的医疗条件并不算好。

因为当时国内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魔都和首都,川省的医疗水准其实是比较差的。

但221基地的医疗水准却可以与首都对标,如果按照这种思路考虑

林宇报出来的生存时间,其实未必就是误判?

而另一边。

李觉又对林宇开口了:

“林医生,咱们没办法再给杨院士延长点时间吗?——他才六十岁不到吧?”

一旁的老郭点点头,补充了一句:

“嗯,再过一个多月他才满59。”

林宇却很怅然的摇了摇头,心情过于复杂之下,连鼻梁上的眼镜都摘了下来:

“很困难,厂长,这可是癌症晚期,是绝症。”

“要是早点的时候发现病灶,咱们还可以冒着风险试试做切除手术,说不定还能扼制扼制癌症扩散。”

“但如今发展到杨院士这种地步说实话,咱们连冒风险的机会都没了。”

过去这些天林宇没少和杨开渠接触,对于这位心态极好的院士自然也是心生了不少好感与敬意。

但越是如此,他的内心便越不是滋味。

“”

李觉与老郭见状齐齐沉默了一会儿,随后李觉朝周围的楼道张望了一番:

“林医生,开渠同志的病房在哪儿?方便去看看他么?”

林宇点点头,熟练的指着一个方位道:

“杨院士和韩立同志住的是一间屋子,就在对边尽头。”

“刚才查房的时候我看他已经醒了,这会儿正在输液看报纸呢,想要见他的话咱们可以直接过去。”

老郭闻言主动走到了徐云身后,推动了他的轮椅:

“既然如此,我们就去看看开渠同志吧。”

林宇自无意见。

随后在林宇的带领下。

一行人很快穿过楼道,来到了徐云和杨开渠所在的这间病房。

不过来到病房外后众人并没有急着入内,而是等李觉的助理周材从厂办取了一袋苹果后,李觉才朝林宇做了个手势。

只见林宇先是透过门上的玻璃窗看了眼屋内,确定杨开渠没在休息后便敲了敲门:

“杨院士,方便进来吗?”

片刻过后。

屋内传来了杨开渠有些尖细的声音:

“请进吧。”

林宇便顺势推开了房门,一行人先后走进了屋子。

“林医生,哦,小韩也回来了?”

见到林宇和徐云的时候,靠在躺椅上的杨开渠先是朝二人微微点了点头,不过随着老郭和李觉身影的出现,杨开渠有些像蜡笔小新的眉头便微微一挑:

“友来同志?李厂长,你们二位怎么来了?”

“这不刚好有空就来看看你嘛。”

李觉将手中的那袋苹果放到了桌上,笑吟吟的对杨开渠道:

“开渠同志,这些天在医院还住得惯吗?”

“住得惯,住得惯。”

杨开渠今天的精神头儿还算不错,不过说话的时候带着很浓重的痰音:

“倒是小韩估摸着有些受罪了,我这情况一晚上要挂好几次瓶,护士每次开门都得吵醒小韩一回。”

“还有听照顾我的小王说,我睡觉的时候老喜欢打呼噜,估计小韩心里没少埋汰我呢。”

听到杨开渠这番话。

坐在轮椅上的徐云连忙摆了摆手:

“没有没有,我这人睡觉的时候就和死猪似的,这点声儿哪能吵醒的了我啊?”

杨开渠闻言笑着用手点了点徐云:

“你啊你”

杨开渠如今身体上下哪儿都痛,但基本的感知力还是在的。

很多次护士开门的时候徐云连呼吸频率都变了,很明显是被吵醒后装睡而言。

当然了。

徐云这种善意的谎言杨开渠肯定不会故意戳破,只见他很快将视线看向了李觉:

“李厂长,不知道我们发现的那株野生水稻,上头准备做些什么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