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娇宠小王妃 书剑恩仇 810 字 2022-09-28

此后温慈便深居简出,府里诸般事宜除非十分重要的,否则都交给蔡嬷嬷等人处理,她则一心养胎,再听信王说些朝堂上的事。

近来朝中最大的事莫过于前内阁首辅大人告老,新任内阁上任,乃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从不参与朝中派系争斗,十分得陛下信重。因首辅交替,内阁之中便需要补进两位新内阁成员。

因新首辅亲自举荐了督察院的左都御史入阁,就只剩一个名额,争抢得就有些激烈。

李尚书早就在为入阁活动,因与太子成了姻亲,如今得到了太子的支持,呼声很高。信王说,经过几次朝议,大概九月初便能定下。

九月初?温慈瞧了眼自己微微凸起的小腹,那时她也该坐稳胎了。

八月初的时候兰香发动,初三日早上产下一女,取名蕊。洗三的时候温慈叫蔡嬷嬷送了礼过去,自己是不曾露面的。

八月十八,平宁出嫁。

此时温慈坐稳了胎,也广而告之了有孕的消息,平宁和安王的婚礼她便没去参加,是信王带着南越南宁去的。后来温慈听说成王在安王的婚宴上喝多了酒,险些大闹了一场。温慈听后笑了笑,却也将这事记在了心里。

八月底,南蓉及笄,之后便与赵家议定婚期,安排在来年的三月初,及笄温慈未能到场,托信王转交了她亲自为南蓉准备的及笄礼,之后收到小姑娘亲自绣的荷包作为回礼,并说十分感谢她。

而此时温慈的肚子已经快五个月,小腹凸起,孕像明显。但这孩子好像十分心疼她,竟特别乖巧,她只在满三个月后孕吐了几日,之后那症状就突然消失了,该吃吃该喝喝,十分省事。

温慈便忍不住想,这个孩子一定是姜蝉转世,只有她才会这般乖巧,这般为她着想。

进了九月,内阁七位阁老基本议定,李尚书正在名单之中,若无异议,他就会入阁。

这日太子一位信重的幕僚突然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那幕僚看过内容后惊疑不定,思虑再三还是立时去了太子府上,将信交给了太子。

太子看过信后沉默良久,最终叫人将信王喊来。

信王看了信后也十分诧异,只因上面详细列举了近些年来李尚书曾多次利用职务之便调动、升降、任免了不少官员。此乃徇私枉法。

但这种事若没人告发或者上面的人不在意,也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关键问题是,这里面竟有不少成王一脉的人物,其中甚至有三四位如今身居高位要位者,凭这几个都能给太子造成不小麻烦。

其实这些人的调动都是在李尚书与太子结亲之前,那时因西昌侯府的姑娘为成王侧妃,西昌侯家与李家又是姻亲,因而这事其实也说得过去,但如今太子与成王水火不容,李尚书曾经做下的这些事便如鲠在喉,不得不叫人在意。

这也是太子将信王喊来的原因,毕竟李家是信王妃的外家,信王的想法自然重要。

信王斟酌再三,道:“内子曾好几次在臣弟面前夸赞李尚书中正严明,因而此次李尚书入选内阁,臣弟是极支持的。但看了这封匿名信……”他看向太子:“臣弟还是想劝您再斟酌一番吧。”

竟是‘大义灭亲’反对李尚书入阁了。

太子不免诧异:“本宫没想到你竟是这样想的。”一般来说,这种时候都是要替李尚书说些好话辩驳几句的。

信王苦笑:“实话说,臣弟这般建议若是叫内子知道了,到时还不知该怎么恨我了。只是亲疏远近臣弟分得清楚。按说这信上所说都是过去的事,那时您与他家也没甚关系,他为成王做什么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们也是拐着弯儿的亲戚。可正因为如此,您也知道,德阳侯府、安国公府、西昌侯府、李家,这些人家同出一源,牵连颇深,臣弟实在不敢保证李尚书入阁后,将来成王再通过姻亲关系来找李尚书……李尚书一定会拒绝。”

他推心置腹道:“大哥,说句逾距的话,陛下如今身体康健,可咱们兄弟却正值旺年,他们几个近来对您的围攻越来越激烈,若是此时咱们自己人这里出了问题……就怕到时功亏一篑呀。”

太子脸上的表情渐渐严肃,显然将信王这番话听进了心里,毕竟内阁人选不同寻常,虽是他推举的,可进了里面之后就不全由他掌控了,他如今的确是不能出一点差错的。

信王见气氛有些凝重,想了想笑道:“说起来这也是臣弟的一点私心。”

太子果然抬眸朝他看来,信王道:“若是真等出了事,到时必是得处置了李家的,那时内子还不知会伤心成甚么样,臣弟只要想到她哭个没完没了,这头就开始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