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娇宠小王妃 书剑恩仇 826 字 2022-09-28

太子话音一落,好些人不由自主点头,平宁却是脸色剧变,也顾不得百般思绪,忙道:“陛下,安王并不是故意的,儿臣并不怪他,这赐婚之事就免了吧。何况您方才已下旨给他指了王妃,却是不能寒了那位秀女和她家中父母的心的。”

帝王的旨意确实不能朝令夕改,明帝本觉得太子的提议不错,如今倒有些为难了,正犹豫,太子又道:“圣旨的确不能违背,但平宁的名声同样要紧。若是张大人不介意,本宫倒是愿意娶了你的女儿,只是要委屈些,只能屈居本宫侧妃。”

嫁给安王虽是正妃,可也就到头了,进入太子府上虽只是侧妃,但等太子登基就是娘娘,若张翰林的女儿肚子争气些诞下龙子,那更是滔天的富贵和前途,便到时只能为皇子,那也是求都求不来的机缘。

张大人又怎会不愿意,当下便出列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虽说如此有些不成体统,但也算是一举两得,明帝想了想,正要应允,成王却突然站出来道:“父皇,儿臣认为此举不妥,虽说您认了平宁做义女,可实则她乃是皇祖母的亲侄女,与您是平辈,是儿臣们这些兄弟的长辈,所以老九又如何能娶她?岂不是乱了辈分么。”

明帝一愣,立时反应过来,是了,平宁虽与明帝的儿女们一般大,却是与太后一母同胞的永昌侯夫人的老来女,后来永昌侯夫人出了意外,太后甚怜之,但若就这么接进宫里,她与陛下乃是表兄妹,难免会生出流言蜚语,且辈分在明帝这里倒也不算要紧,便做主认了义女,这才有了今日的平宁公主。

然若要与安王成亲,却也是尴尬的,若有那严苛的老学究们,只怕又是一场争论。才这么想着,就有成王一派的官员出来义正言辞的反对。

太子笑了笑道:“若要说不合规矩,父皇当初认平宁为义女时便是不合规矩的,可那时为何没人出来阻扰?只因父皇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孝道,为了孝敬皇祖母。如今平宁早已过了适婚年纪,皇祖母正为此忧心,虽老九调皮了些,但也是正经出生的皇子,若是两人在一起想必皇祖母也是放心的。”

太子一脉便又出来引经据典论孝道之高,成王一脉自然不服,两方竟因此争辩起来,太子退到一旁淡笑看着,与信王不经意间对视了一眼,温慈早已看得目瞪口呆,平宁则气得险些晕了过去——此事如今已不是她能做主的了。

眼看大殿里吵作一团,明帝一声怒喝:“好了!吵什么?也不看看这都是什么时候。”

皇贵妃一直冷眼旁观,这时忙道:“陛下息怒,臣妾倒无妨,只是须得妥善处理此事方好,毕竟女儿家的名声要紧,太后那里也须得有个交代。”

明帝一时没有说话,朝殿下众人一一看过去,突然就落在一脸平静的信王脸上,道:“老四,你几个兄弟吵得都快掀了朕的屋顶,朕倒是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平宁忙向他看去,信王想了想道:“回父皇,儿臣觉得几位兄弟说得都有道理,如今也不过是要看哪方的论断更重要些。而比起女子的名节和孝道,儿臣以为辈分问题倒是可以退一步的。”言外之意便是支持太子和礼王的观点。

他话音一落,好些人便点头,平宁瞳孔微张,不敢置信地看着信王,脸色几乎瞬间苍白,她再也站不住,颓然地坐倒下去。

成王目光阴沉如冰,冷冷看向信王。

信王似是没注意到众人的反应,说着又补充了一句:“但不管如何,儿臣以为兄弟们都不该因一女子的婚事如此争锋相对,影响了彼此间的感情。”

只差明说平宁是红颜祸水了,尤其她本就美貌无匹,众人下意识朝她看去,见她白着一张脸更是如霜如雪,精致皎皎。便是明帝想起方才成王的迫不及待,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

信王这话并不如何光明正大,成王看他的眼神不屑又憎恶,可他依旧平静。

明帝道:“朕觉得老四说得很有道理,辈分哪里及得上女子名节和对皇太后的孝道要紧,这事就这么定了吧。至于婚期,稍后再议。”皇太后不在场,明帝虽赐了婚,可还得问过皇太后的意见才好。

然金口玉言,平宁与安王的婚事便就此定下了。看着将她一手推进别人怀抱的信王从始至终都没甚多余表情,平宁只觉得冷,刺骨的冷。

好好一场寿宴变成现在的模样,明帝哪里还有兴致呆下去,正要宣布结束,身后突然就传来一道惊呼声,众人随声望去,只见坐在明帝侧后的温慧一脸酡红,神色有些恍惚,领口的金扣被解开了两粒,露出了一截白皙的脖颈,喊叫出声的正是和她坐同一桌的新封的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