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过了半响,等到车队彻底进了宫,大街上的百姓意犹未尽的散去,一直沉默不语的陛下突然弯起嘴角笑了一下。

“挺好,瑞雪造丰年,太子——果然是天降真龙,西南旱三月,太子一去西南雨水不绝,湖满河继流,京都久侯雪不至,太后带着后宫各位妃嫔在太庙祈福三日,竟也不如太子回宫来的管用。”

这话——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更是不知道该如何接。

还是皇帝身边伺候的太监低声回了一句:“陛下,这天晴下雨,四时气候乃是天命所决,怎能归功于一人身上,陛下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紫薇降世,殿下他,还差的远呢。”

这话分明有拍马屁之嫌,但皇帝没说什么,过了好一会才看着远方悠悠的说了一句:“太子这位良娣,看样子也是个有福的啊!连儿子都自带祥瑞之气,真是我大盛之福啊!”

第73章 番外一(桃源镇)

生日宴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年后, 也是景润十岁生日的时候。

作为景朔和古音的嫡长子,大盛朝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景润的人生从出生起就跟开了挂一样,比他父亲这个明明也是嫡长子却要靠自己争皇位的苦逼不知要幸运多少倍。

不过这也间接的导致了他的生活有些许的“无聊”, 每日早上同他英明神武的父皇一起早朝, 早朝后去后宫同美丽大方的母后一起用早膳, 然后被表面大度实则醋坛成精的父皇赶到御书房同他一起批奏章,一直到午膳前, 父皇要去后宫陪母后用膳,他则被赶回东宫, 不允许去打扰二人世界, 下午太傅会来宫中查看他的学业,虽然太傅已经表达了好几次没什么好查的,他已经做的很好了, 但生怕他闲着的父皇是不会同意的,所以他一边审阅着生涩难懂的奏章,一边还要学着五岁前就已经熟读的圣人训, 也真是无语至极。

晚膳后是他一天中唯一的闲暇时间,可以没有人打扰, 自由分配,可宫中本就没什么娱乐的,那些下人更不敢同他玩笑,所以这段时间他也基本上在书房看书度过。

这样循环往复的日子似乎从他记事起就如此了, 他自己似乎觉得没什么问题, 每日过的怡然自得, 可古音不觉得, 时时关注着他, 担心他的心里状况。

这天是景润十岁生辰,作为皇太子的生辰势必隆重非常,宫中早在一月前就开始准备了,朝中的各位大臣也早就备好了厚礼就等着等博太子殿下一笑。

而作为这场盛宴的主人公,景润一直表现的兴致缺缺,每日如往常一样学习生活,身上丝毫不见孩子的童真和朝气,反而一副死气沉沉,老气横秋的模样,看的古音忧心不已。

生辰宴这天早上,古音起身后特意去厨房做了碗长寿面,这也是家里人每年生辰她都会做的,景润下朝后果然来了她宫里,同她问安后欢喜的把碗里的面条吃的干干净净,古音原本还想同他说点话,结果宫中出了点事,她被迫被叫走了,景润也回了东宫,回宫后只看得景朔倚在殿中那方软榻上,手中拿着她这些天在看的那本书无聊的翻阅。

古音一想到自己整天为儿子的事情操心不已,而这人竟然还这么悠哉,明知道自己担心还给儿子找那么多事做,就气不打一处来,走过去一把把他手中的书扯了过来。

景朔早就注意到她进来了,看到她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睛给他甩脸色的模样,一点都不觉得生气,只觉得可爱的紧,伸手一把揽住面前人的纤腰,稍稍使力古音就坐到了他怀里。

古音半分打闹的心情都没有,扔了书就挣扎开来:“你放开我!”

景朔被她的指甲在手上挠了好几处印子,看着面前这个炸毛的小猫,心中无比怀念当年初识时那个谨小慎微,对他惧怕不已的小丫头,如今两人在一起都有十年了,老夫老妻,除了感情越来越深,怀里人越来越美,变化最大的恐怕就是怀里人这个脾气了,在外人面前还是那个端庄大方,最是有礼的一国之母,而在他面前却时长露出一些女儿家的娇态来。

景朔非但不厌烦,反而十分享受这种殊待。

好在他早就对这种情况得心应手了,手在她腰上某个地上轻轻的捏了一下,古音顿时就软下去了,回头恨恨的瞪了他一眼。

每次都用这招!卑鄙!

景朔才不管那么多,招不怕烂,好用就行。

古音不挣扎了,他才终于抱着人在怀里给她顺毛:“又是何事惹朕的皇后不悦了?”

古音不甚高兴的噘着嘴:“明知故问,除了润儿还能为了什么?”

景朔叹了口气,揉了揉她的小手:“润儿的事朕已经同你说过了,他只是比常的孩子沉稳了些,没什么毛病,再说了,朕和你的儿子,岂能和寻常人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