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反正这年头出过门的人也没多少,尤其是女青年。外面乱,家里有稳定工作的,都是在本地生活了数十年的人家,没什么事大家都是在本地生活,偶尔去一趟省城回来那都算见过世面了。

刘淑梅心里不安稳,总觉得年前那阵子卖的贝雷帽就很有问题,其实刚开始开店的时候,他们也是去南方进过货的。不过因为路途太远,进货不方便,运货更是麻烦中的麻烦。后来他们就只从省城和南水镇走货了。一样不少挣钱,还不用担心路上出什么事。

现在这条街上多了一家这样的店,别说是他们一家店,就是整条街的店面都得跟在人家身后吃剩下的。

刘淑梅烦躁的把男人赶去买车票,那两身衣服给给男人带着,说好了如果省城和南水镇都见不到这样的款式,就赶紧在南水镇下单,把衣服拆了抄版做出来几百件。

时间不等人,现在三月份了,春装本来就只能卖两个月,到时候赶不上人家的步调,他们这一季还能挣多少?

怀揣着刘淑梅这样想法的店铺不在少数,手脚快的当天就开始订票,手脚慢也在后面几天准备好了上路。

反正y市这么大的市场,晴月只是一个五十多平的店铺,价格在那儿摆着,他们同一条街的店铺,稍微卖便宜点,总能吸引到人来。

开业三天,钱晴算收入算的眉开眼笑。

晴月这个品牌,现在已经在这些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女青年中打开了知名度。第二天第三天不少人来的时候都说是被朋友/同事介绍来的。

而晴月那标志性的大窗户,厚重的印花试衣间帘子,一人高快到天花板的大镜子……

这些加起来,就是晴月的招牌。

头三天的忙碌过去,生意也迎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期,钱晴这时候也不再送卫生巾了,开业送三天也差不多了,手里还剩余了几百包卫生巾,她得留着慢慢看回头客有多少。

钱母和钱雨都走了,店里只有钱晴和徐阿花两个人。

这几天下来,钱晴对徐阿花满意的不能再满意,甚至几乎要超过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