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杨太监想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还是他的师傅当做闲话说给他的。

大家是厨子嘛,说的故事也跟膳食有关。

说是曾经有富人因为实在太有钱了,所以做什么都不快乐,后来有一天,他吃饭也吃不下去,无论是山珍还是海味,在他的嘴巴里都味同嚼蜡。

导致他犯了拒绝进食的毛病。他的家里人着急,就四处寻找名医和厨子,最后一个农人带着红薯上门。

那烤地瓜的香味飘入了病人的鼻子里面,瞬间就饿了。

当时地瓜是只有农人贫民家才吃的东西,富人从来没有吃过,他觉得这个红薯简直是人间美味,遂给了农人一百两银子,买下了他的一筐红薯。

当时刘太监不明白这个故事的意义在哪里,他师父就笑着说:“有人说是返璞归真,我却觉得不过是富人的毛病犯了,你让他顿顿吃红薯,他也要绝食的。”

在杨太监的心里,太子殿下就如同这个矫情的富人一般,已经拥有了山珍海味,却依旧不高兴。

他就开始做烤红薯了。不过他做烤红薯,起头是因为这个故事,不过最终决定做却跟这个故事一点关系也没有。

做烤红薯,当然是因为当年折筠雾在的的时候,曾经在冬日高高兴兴的把红薯放在溪绕东的炭盆里烤熟了,然后用勺子一勺一勺喂给太子吃。

富人有返璞归真,那太子有跟太子妃的回忆。

杨太监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而且他也不敢直接把这些烤红薯送过去,只是做晚膳后的甜品糕点。

一同送过去的还有枣糕,藕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