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直郡王还未曾察觉到,皇阿玛对他的这份不同于太子的宽容,上午积下的一肚子怒气和憋闷,在离开阿哥所的时候就已经去掉了一半,走出乾清宫时,又只剩下一半的一半。

所以在见到额娘时,直郡王还能反过来宽慰额娘。

“儿子还年轻,早晚能封亲王。”

惠妃也替自己儿子觉得委屈,万岁爷从前除了太子,最看重的便是她儿子,而且论军功,她儿子也是众皇子之中最高的,可万岁爷连个亲王爵位都不给,竟和老三一样是郡王。

在外人看来,哥哥和弟弟一样的爵位,更被看重的自然是弟弟。

就如同四贝勒和八贝勒,这次都被封为贝勒,一个最年长,一个最年轻,自然是后者更为瞩目,八贝勒的额娘良嫔是内务府管领下人(俗称辛者库人)的女儿,导致老八是宫中出身最差的皇子,可这孩子温和有礼、为人亲善,无论是功课,还是接人待物,都是极好的,连老大这个暴脾气都与老八处的甚好,万岁爷也很是喜爱这个儿子。

相反,出身更好的四贝勒,生母是四妃之一的德妃,也是万岁爷曾经的宠妃,又打小被抱到已故佟佳皇后膝下养着,可前些日大臣们上奏建议万岁爷仿照明朝的做法,直接将皇子封为亲王,但万岁爷不许,认为皇子们还不够资格封王,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七阿哥,万岁爷评价七阿哥赋性鲁钝,二是四阿哥,说他为人轻率。

被万岁爷当着群臣的面如此评价,她这个不相干的人听了都觉得不适。

看得出来,此次封爵的高低,与万岁爷对几个皇子的态度息息相关,在万岁爷那里,她两度上战场的儿子与老三没什么区别。

满肚子委屈的惠妃,并不打算向儿子抱怨,她自己的孩子自己还不了解吗,爆竹脾气,一点就着,气上头了,指不定能做出什么不靠谱的事情来。

“额娘也是这般认为的,你年轻,日后多的是机会封亲王,好好给你皇阿玛办差,万岁爷都是看在眼里的,现如今封郡王也是对你心性的考验。”

可万万不要因此怨恨万岁爷,万岁爷喜欢的是有孺慕之情的皇子,可不是对阿玛有怨的皇子。

“儿子明白,只是有些不甘心罢了。老三就会做几句酸诗,上次伴驾出征噶尔丹,老三不过是在军中混了个资历,既没真正上战场打仗,也未曾出谋划策,他拿什么和儿子比,竟和儿子同为郡王。”

他两次出征噶尔丹,都曾上马拼杀,尤其是第二次,他领兵四百奔赴敌阵,且战且退,将噶尔丹的精骑引入昭莫多,完成了诱敌之计,噶尔丹的精兵主力大都折损在了昭莫多。

太子有监国之功,处理政务确实有一手,又是嫡皇子,从小皇阿玛就偏爱惯了的,可老三凭什么与他相争。

惠妃眉头紧蹙:“噶尔丹已死,日后怕是没什么上战场杀敌的机会了,你也不要光在骑射和武艺上下功夫,多在政事和诗书文章上努努力,你皇阿玛喜欢会读书的人,你不妨也多些读书,日后阿昱念书的时候,也好向你请教。”

皱眉的人换成了直郡王,好不容易从上书房结业,他可不想再琢磨诗书文章了,平日里给儿子背背书也就算了。

整天酸文酸语的有什么用,瞧瞧老三,写诗都把人写迂了,自诩是端方君子,可实际上呢,连齐家都做不到,妻妾闹成一团,他住老三隔壁可没少看笑话。

“儿子如今事务繁忙,哪还有功夫读书写文章,额娘也不必过于忧心,儿子在朝堂经营十数年,不是老三能比得了的。”

朝堂可不是上书房,老三还嫩的很。

更何况从前老三跟着太子屁股后头,如今老三封郡王了,他生气,太子就能毫无芥蒂吗。

“皇阿玛想见弘昱,过几天找个好天气,儿子就带弘昱去乾清宫拜见皇阿玛,然后再来见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