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页

公文送到南川后,周青林立马让下属按照原先安排好的行动起来。

先有衙役们去各村通知,让村民们把要卖的玉米和红薯准备好,届时会有人上门来收购。

而黄主簿则和书吏们去了书坊,几人把托书坊刻版印刷的一百多本新粮种植手册拿了回来,这是周青林亲手编制的,手册中不但用文字仔细讲解了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法,还配有简单易懂的图解,这样读起来就要简洁明了了许多。

这些册子,周青林是准备一一发放给前来购粮种的州府的,玉米和红薯的种植步骤和方法都在上头,有了它,粮种购买回去之后,就不用担心不会种植的事了。

准备好一切,周青林就找张尚书商议了新粮种的定价问题,最后一致决定,玉米八文钱一斤,红薯五文一斤。

这样的价格让村民们欣喜若狂,这不,看到县衙门口贴着的粮价告示后,众人如同正在做梦一般。等回过神来,一家人欢聚一堂开始估算起收入来,最后得出来的银钱数额着实喜人。

“看来咱们家今年能盖上新房子了。”

“哈哈哈,有了银钱,我家大儿子的亲事也不用愁了。”

“是啊,我家闺女的嫁妆,也一定能体体面面的了。”

忙碌的时候,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又一次体现了出来。

这不,当购粮种队伍开始纷涌而至南川县后,有了江灏和沈萧,以及一百多名侍卫们的齐力协助,周青林办起事来要省心了许多。

每日,郡城来买粮种的车队,都整齐有序的跟着领队侍卫去往每个村里,然后先称粮,再结算,最后装车离开,虽然忙碌,可一切都井井有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