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

想不通。

于是,到了晚上,老国公他们就知道了周修撰家庭成员的全部信息。一个妻子,五个闺女,没有儿子,大闺女今年一十五岁,未曾定亲。另外,同在翰林院任职的周侍读是周修撰的亲侄子,且周修撰的父母兄弟都在京城,马学士还很贴心的把两家的住址都抄给了他们。

听到周修撰只有五个女儿时,元氏就有些不乐意起来,老话都说“娶儿媳妇得先看岳母”,这当娘的一个儿子都没生出来,到时闺女随了娘咋办?

老国公夫人朝儿媳妇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说得好像你给江家生了好几个儿子似的。”

元氏不吭声了,心里倒是很想回上一句,“婆婆你自己不也只生了相公一个儿子吗,哼,干嘛老说我啊?”

可这是婆婆呢,她这个当儿媳的哪敢顶嘴啊。

老国公看了看身旁一言不发的孙子,心道,这小子可不是一般的难料理呢,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合他心意的姑娘,不快点去定下来,还等着别人捷足先登啊,没看大孙子脚下的地砖都快被他磨出光了吗。

至于以后孙媳妇生男还是生女,老国公还真没想这么多,他觉得以后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先把孙媳妇娶进家门,不然连孙媳妇都没有,还生个屁啊。

于是在三票通过,一票犹豫,一票故作矜持下,老国公把过几日挑了好日子,就托人上门说媒的事给定了下来。

称了心的人,之后几天走起路来都是飘的。

这些周青林都是不知道的,他每日依旧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早早起床,去后花园跑跑步,吃了早饭再去上值,而后和成堆的古籍打着交道,查阅资料,潜心修史。

周青林觉得现在的日子就挺好的,要是可能的话,一辈子呆在翰林院也挺不错的,清水衙门,穷翰林,避开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不会面临动不动就被皇帝老儿贬职或者被流放、被砍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