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林摆了摆手:“还是掌柜你开个价吧,如果合适的话,我就卖。”

反正自己心里已有了底,要是对方开价实在离谱,自己大不了再多走一家。

听周青林这样说,刘掌柜也就没推辞,想了想,随即开口道:“这样吧,我不说那些多余的话了,咱就一百五十两,如何?”

像这种年份长且品相好的人参可不多见,东家夫人马上就要生产了,前几天东家还让他多留意这些大补之物呢,自己明天就把这颗参送过去,岂不正正好。

刘掌柜也是个直爽人,知道周青林定去别家询过价的,是以就直接给了个底价出来。

听了掌柜说的价格,周青林心里便有了数,刚才那济世堂给的是一百三十两,其他两家一家是一百二十八两。另一家则是一百四十两。

现在看来,这一百五十两算是实在价了,于是周青林点点头道:“那就按掌柜说的,一百五十两。”

喊来账房,让他去取银子后,刘掌柜笑着对周青林说道:“日后若还有此种品相的好物要出手,烦请小哥务必先考虑本店如何?”

“那是自然。周青林点头应下。

心想,这参他储物空间还有,只要对方给的价格实在,那他肯定不会去别家的。

银货两讫,揣着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五个十两的银锭子,周青林先去了荣昌街上的和记点心铺。

在原身的记忆里,云河镇就数这家铺子里的点心最是香甜可口,这么好吃的糕点,周青林自然要买些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刚走进铺子,店伙计就笑迎了过来,听到客官想买小孩子吃的点心后,便报起适宜的点心名来。

那什么桂花糖蒸藕粉糕、如意片、梅花香饼、玫瑰酥、吉祥果、杏仁佛手糕,听着就很味美的样子,周青林让掌柜每样都称上一斤,还有那松子糖和蜜饯他也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