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县试的时候考哪些书?

《孝经》他无聊时读过,很薄,要背容易。

《千家诗》他数过,没有千家,唐代有六十五家,五代一家,宋代有五十二家,明代有两家,佚名的两家,但录了有上千首诗了。这个要全背过得慢慢来。

《五字鉴》,他好像见过,对名字不敢兴趣,没翻过。

顾思找到《五字鉴》打开,发现是明代李廷机所撰,原名《鉴略妥注》,讲的是历史,难怪他娘从来没对他提过这本。

《幼学琼林》是明末程登吉写的,现在都是增补本,原本叫《成语考》《故事寻源》,是本百科全书。

《增广贤文》他以前就看过,集结的各种谚语格言。

找到这五本书后,顾思抱着去四院里找他曾祖父。

“这些书,县试的时候考哪个?”顾思问。要是表现过后,他曾祖父也不同意他去学堂念书,那他就先自学。

自学有一点很不好,没人帮忙划重点。

念过书的都知道,课本里的哪些是重点要吃熟摸透,哪些理解就行,没有人比老师更清楚了。有些常年带高三的老师甚至在猜题时能猜出一些高考题。

让他曾祖父划重点吧,呃……他曾祖父自己都考一辈子也没考上,划的重点真的是重点吗?

这就是他想上学的原因,学堂里的老师……不对啊,学堂里的夫子是什么学历来着?要也是童生的话……

一想到顾家村以前没有秀才,顾思便知道了,村塾里的夫子最多就是个童生了。他昨天太激动了,把这点忽略了。

他大堂伯……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谁有功夫去教一个小屁孩子啊?还是得有一定基础了表现优秀了才能去求人。

顾思突然发现,他身边最好的能给他带来教育资源的就是他曾祖父。

以前怎么没想到呢?是因为他曾祖父年纪大了,下意识的把他排除在外了吗?还是他爷从来没有教过他爹他哥他们,他觉得不可能?

“咦?”顾家曾祖父看着小曾孙一本正经的问他县试考哪个,觉得稀奇,“你知道县试是干什么的吗?”

“我知道,是改变命运的考试。”顾思回答。

顾家曾祖父惊了一下,随即想到这一定是顾思在家里或者村里听说的,小孩子记性好,就记住了。

他叹息的点了一下头:“对啊,是改变命运的考试!村里找夫子,没过县试的都不要。你说我好歹考上了个童生,你伯你爷他们,竟然一个个都是榆木脑袋,连一个过县试的都没有!”

越说,顾家曾祖父就越是不平,有一种迟暮的感觉,长叹一口气。

他年轻时只顾读书,等回过神时,发现大儿子被惯的有些懒;二儿子倒是聪明,就是被荒废了;小儿子没有慧根,不是读书的料子。

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发现老大家三个都不是读书的料。

老二家的第一个倒是聪明,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第二个比他娘能好一点,但也是个憨货,勉强识全了字。

老小家第一个也没考过县试,第二个还小,正顽皮着,看不出来。

就只大重孙还好一些,不过看样子,过县试也难,就算过了县试,府试也过不了。真要能考上童生,怕也得一二十年后了。

身边这个还小,他是等不到能看出他将来怎样的日子!

等他死了一分家,家里连个童生都没有,儿孙也没有什么大本事,遇事只能卖地,没多少年就跟村里其他人一样了。

要是遇上灾年,说不得还有饿死的后代。

顾家曾祖父越想,就越有一种悲凉袭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