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这算是莺娘最无助的时候了。

莺娘好不容易在福婆那边找到点安全感,对福婆心存了依赖,便开口道:“那您现在能立即陪我去寺庙吗?”

她太害怕了,第一次被这种东西盯上,未知的恐惧让她很难冷静下来,她真怕小命不保。

当然,她也知道福婆也讨厌她,可是当福婆在她最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时,哪怕仅仅只是出现在她的身旁,听她倾诉,仅仅只是轻飘飘说一句去庙里拜拜,也让她足够感动。

莺娘从来都不是不懂感恩不知好歹的人,只要给她一点点温暖,别让她觉得这嫁过来的几个月都是暗无天日的排挤与讨厌便好。

可是福婆顿了顿,皱眉说:“现在?不行,少爷吩咐我给他做些糕点带到洛先生府上。”

原来这就是福婆一大清早出现的原因,仅仅因为虚端给了福婆事情做。

虚端,虚端,又是虚端。

她现在的人生完全都是绕着他在转。

那让她惊悚的小鬼的出现时,开口就是说她与虚端生气了,大概是因为如此它们才会出现;

而好不容易有人来给她的点温暖,居然是虚端的无意之举。

莺娘感觉自己的人生满是荒谬。

只是现在事情紧急,容不得她多想,她只能快速皱了下眉,努力逼迫自己忘记对虚端逐渐燃起的膈应,专注地对福婆弱弱地说道:“可是我怕,我现在离不开你,你能带我去寺庙吗?”

福婆犹豫了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快得如果不是莺娘集中注意力在看,根本注意不到她犹豫过。

“夫人,少爷有安排,老奴实在没办法陪夫人啊。”福婆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莺娘嘴巴动了动,便没有再动了。

其实只是做个糕点,或早或晚都行,哪个仆人做糕点都行。

虚端只是对她莺娘苛刻,对仆人偶尔犯的一两个错还是不搭理的。

这个道理莺娘这个刚嫁入虚家几个月的人能明白,福婆按理来说也当明白才是。

而且,一个少夫人被鬼魂魇住了,正在莫大的惊恐之中,居然都不如少爷吩咐做糕点重要,只能说明在福婆眼里没有她。

原来福婆现在看似对莺娘和善了些,却只是产生点同情罢了,该有的隔阂还是存在那里。

莺娘早知人心凉薄,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还是让她的心湖逐渐黑暗起来。

她垂下眸,没再多言。

福婆说给她安排能带她去寺庙的人,她就亦步亦趋地跟着去,全程没有再看一眼福婆了。

最后,莺娘只跟着一个年轻婢女和一个马夫去了城外寺庙。

婢女叫豆芸,莺娘对她很有印象。

她嫁入虚家才两天,就见到这位豆芸整整三次痴痴地走神看虚端。

当然,豆芸每次都只敢看虚端的背影。

这婢女,仰慕着虚端,还是暗暗压抑在内心里的仰慕。

这造成了她本就看不惯莺娘嫁进来,后来发现虚端不喜莺娘后,自然也毫不犹豫地立刻讨厌莺娘了。

明明她是被安排来服侍莺娘的,却总是以各种借口离开懈怠,莺娘见她眼中的仰慕刺眼,便也随着她去。

不过这豆芸也还算好的,因为莺娘在这里待了几个月,发现自己硬要使唤身边服侍的婢女时,居然只有豆芸愿意去做,其他人那更是懈怠。

估计福婆也知道这点,这才安排了豆芸过来。

瞧瞧,原来管事的福婆知道这一切啊,她这少夫人过得是有多惨,仆人由上到下都齐刷刷地排挤她。

豆芸对莺娘从来没有过半点笑意,现在忽然被安排过来,自然也一样,一路上板着脸面无表情。

马夫则是全然陌生的,因为男女有别,莺娘和他也没有什么好聊的。

这拜神的一路都分外顺利,也分外寂静,莺娘只感觉到了孤独和疲惫。

好在有所收获。

她去求了一支签,解签的和尚说,她的未来虽然有所坎坷,但是必定一路向上,是绝对的富贵之相、长寿之命。

至于莺娘提到了罕见的见鬼事情,和尚也温柔地笑了笑,安抚道:“夫人莫怕,您八字极好呀,鬼神就算能近您的身,最终也奈何不了您的。人人都可能撞鬼,您之前运势好,没有遇见罢了,每个人的运势都是时好时坏,不可能一成不变,您别受惊,在佛祖面前诚心求个平安符回去就好了。”

莺娘有点纠结和尚所言里的“未来坎坷”和“鬼神能近身”,可和尚笃定她总会化险为夷,她也安心不少。

出了寺庙的门,莺娘没有看好路,忽然不慎被门口的石头绊倒,明明豆芸在她身侧,却没有扶她,等她摔到地上,才好似后知后觉一样赶忙扶起她,低声问她有没有事后,就再也没有管她了。

莺娘站稳后不免用锐利的眼神打量豆芸。

豆芸眼神无辜,被她盯了片刻后也不胆怯,而是关心似地说让她这位少夫人走路小心点,好似做足婢女该做的。

可是若是这豆芸真的尊重她这个少夫人,怎么会没有察言观色到她的表情变化呢。

莺娘从被邪祟缠住的恐惧中出来,又跌入活人的排挤中。

在虚端的影响下,下人欺负了她也毫不惧怕,因为深深地知道她没有后台。

她的后面,只有她那从商的娘家。

想到娘家,莺娘望着寺庙里那三三两两相扶着去上香的一堆堆人群,很明显那些都是亲人扎堆来上香。

亲人,亲人,她想念她将近几个月未见的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