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兵备

续南明 老白牛 2865 字 2022-08-24

张兵备郑重道:“这是应有之意,下官不日就出发。”

他也不是第一次去邳州了,三月时杨河两次对战流寇大捷,他就去战阵地点查勘过,但当时波澜不惊,此时去邳州的心情却是那么的急切。

他们倒不担心这份战报有什么问题,一是杨河几次大捷,战绩皆为真实,人品有这保证。二是很多文官贪心归贪心,但天性就是怕惹麻烦,倘若战绩有问题,邳州知州苏成性是不敢这样报的。三是斩首人头,特别俘获的贼虏俘虏在,旗仗兵器在,这是作不得假的。当然,该核实还是要核实,第一手的捷报题本在邳州知州手里,余者只是抄写润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二人堂中相坐,聊起这场大胜,都是喜气洋洋,国朝数十年来,太需要这场胜利了,在清兵肆虐南北的情况下,这场胜利更为难得。

喜悦中,张文光话风一转,聊起的却是杨河这个人,或许这也是他前来的真实目的。

“明公,杨河此人可用,眼下他再立新功,未知明公将如何安置此人?”

史可法微笑道:“兵宪以为如何?”

张文光诚恳道:“明公,官兵不可用,逆虏嚣嚣,奋勇挫虏者却是我淮安府的乡兵。昔状元公沈坤编练强军,大破倭寇,此时乡兵可用,何不再练强军,保境安民?”

他窥探史可法的神情,继续道:“杨练总文武双全,战功卓著,何不多让他掌兵练兵?捷报升赏下来,他至少可领府同知的官衔。下官以为,邳州、海州为南直门户,何不就让杨河充任邳海练备?下官为国朝事,亦愿将官邸移往宿迁,就近囊助监理。”

张兵备露出自己的意图,与很多人一样,他早注意到杨河这个人,注意到杨河手上这只军队。

很多人都想从杨河身上分一杯羹,张兵备当然不例外,特别这次前所未有的大捷后,他的心思就更热切了。

其实不久前淮安知府周光夏也曾拿着捷报向他报捷,还或明或暗点出,杨河可大用,全府的乡兵可归他掌练,当然,节制杨河的这个人选自然是他周光夏了。

只是很抱歉,这个功劳,张兵备要亲自抓了。

而杨河现在虽是七品官,但立下这样的功劳,连升数等只是等闲,至少可以升到五品官位,这样邳州练总的位置就有些配不上他了。

其实依大明的军功制,杨河领军三千人,斩首虏贼六十颗就可以升一级,按每六十颗加一级,他斩首一千四百余颗人头可以加二十多级。但遗憾的是,大明军功加级,只加到三级而止,其余止赏。杨河斩杀的人头富余了,但此战后升迁,却是板上钉钉的事。

张文光侃侃而谈,向史可法提议杨河可为邳海练备,掌邳州、海州、睢宁、宿迁、沭阳、赣榆二州四县乡兵事。两地知州,四地知县,可令其等赞画,但都归他张文光节制指挥。这样可避免各地方官敷衍了事,有什么功劳,他们可分润一些,还不必亲冒矢石,可谓皆大欢喜。

同时提议杨河为邳海练备,而不是淮安府练备,也是张兵备仔细思虑的结果,远离府城是非之地,强军强将由他独享。特别淮安府也有练备,由府通判担任,此人颇有根脚,张兵备不愿多生事端。

张文光娓娓道来,该考虑的都考虑到了,确实思虑周全。四品是道槛,能到这个层次的都有才能,就看你站在哪一边。

史可法静静听着,身后幕僚阎尔梅、姚康等人神情各异,良久,史可法道:“编练六地乡兵,钱粮何来?”

张文光道:“府道可善为筹措,六地可供应粮草,亦可效岳武穆,令杨河回易商贸,经理屯田矿治商货,当可妥善解决粮饷诸事。”

岳家军战绩卓越,军中需要大批的粮饷,除了朝廷拨下外,岳飞也设置了一个叫“回易官”的职位,经营酒库、营田、典库、房廊等生意,年收入百万贯,妥善的解决了军需粮草的问题,张文光认为可以效仿。

他关注过杨河的发家史,以剿匪起家,以战养战,所获颇多。然也有一个弊端,他麾下乡兵太强悍,每到一地,此地就治下清明,有钱没钱的匪徒都被剿光。编练六地乡兵,所需粮饷器械不少,光靠剿匪不行,需要开辟新的财源。

史可法沉吟良久,点头道:“善。”

此后堂内气氛有些沉默,张文光欲言又止。

史可法当然知道他想什么,兵备大人说了一大堆,然有最关键一点没说出来,或许就是等着自己开口。

史可法起身缓缓踱步,编练乡兵,不是能不能,而是可不可以的问题。大明现在鼓励各地士绅团练乡兵,但仅用来自保,并不鼓励州县联合,甚至一府之内乡兵一统都是大忌。这是骨子里的忌讳,谁敢违背,谁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典型例子很多,沈坤的状元兵不说,大学士冯铨与巡抚梅之焕也曾组建团练,都颇有功绩,但最后冯铨党争下台,梅之焕有功荫子,然终不召。他们的团练始终不能正规化,更不能出境作战,否则就是形同谋反。

更有带兵勤王的唐王,半路上被崇祯帝勒令退回,很快被废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