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安排

续南明 老白牛 3381 字 2022-08-24

同时很多人心想,杨相公一早让九爷,刘七郎等人在讲武堂讲述鞑子的战术战法,难道早料到这么一天了?

看众人神情,杨河说道:“不过鞑子入邳州可能性不大,因为峄县与邳州二地没有官道相连,往常靠的是水运,此时河流结冰,行走不便。最有可能的,是鞑子占峄县后,继续顺官道往东南攻打沂州与郯城,然后占郯城后,顺通京大道进入南直地界。”

他叹道:“倘若鞑子进入南直,那宿迁、沭阳、海州就要遭殃了!”

暖阁内一片安静,众人内心沉甸甸的,特别张出恭兄弟,曾有遇几人面色沉重,他们是山东人,此时家乡正在遭殃,自然心头恨恨。

良久,张松涛道:“相公的意思是?”

杨河缓缓道:“我的意思,还是要与鞑子打一打,不论他们会不会打到邳州,早晚都会交手,早打不如晚打!”

杨大臣叫道:“不错,这死鞑子,一次打得比一次往南,早晚会与我新安军对上,早打不如晚打!”

罗显爵也道:“确实,不与鞑子交手,怎么知他们斤两?当初打流贼,他们吹得神乎其神,打了之后,就知道流贼不外如此,鞑子也一样!”

杨千总道:“打!人说鞑子三头六臂的,俺就不信了,当初九爷通州十二骑,不是打得几百鞑子兵抱头鼠窜么?”

暖阁内一片叫打之声,除了杨河叫打,他们顺从口气,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意。这只军队从崇祯十四年起就血战不断,一年多打的仗比别人一辈子还多,从来不畏惧战争,甚至闻战而喜。

九爷钱仲勇呵呵笑道:“鞑子确实不是三头六臂,只要敢打,没什么好怕的。不过他们兵精甲厚,战技出众,远非流贼可比,对上他们,倒不可大意。”

他叼着烟斗,缓缓说着,顺从众人之意,也有自己见解。他女儿钱三娘嫁给杨河,地位抬升不少,反而小心谨慎起来,说话行动,阐述了什么叫住三思而后行。

看众人跃跃欲试,不惧战,不畏战,杨河心头满意,当年他刚穿越,除了弟弟妹妹,只有杨大臣共四人,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多骁勇的手下,庞大的基业。

他说道:“九爷说得对,鞑子凶悍,否则不会有五次入寇破口。但他们也不是三头六臂,否则通州十二骑不会打得几百鞑子兵抱头鼠窜。他们是强盗,更怕死,倘若我们不怕死,他们就怕死了!”

指着地图,杨河说道:“况且鞑子占临清后,又兵分五路,一路虽顺官道南下兖州等地,但人不会太多,又长途跋涉,我们有心算无心,是以逸待劳,以众击寡!”

杨大臣欢喜道:“所以,钟吾寨、天月寨等寨就可派上用场了。”

杨千总眉飞色舞:“寇可往,我亦可往,他们从通京大道南下,我们就在路上等着他们。他们分兵各城,每一条路人不多,这是添油战术,我们舒服待在军寨,找机会一股股吃掉他们!”

众人看着地图,都有古怪的感觉,似乎杨相公早料到要与鞑子交手,特地修了这些军寨一样。杨千总的话也引起他们共鸣,以逸待劳,在自己据点与敌作战,这是最优战术。

罗显爵看了杨千总一眼,内心有点危机感。几个甲等军把总中,杨大臣不用说,韩大侠父子根本是对牛弹琴。张松涛以前是读书人,还是讲武堂副山长,唯有杨千总是他竟争对手。

张松涛谨慎道:“若往钟吾寨、天月寨,就要离开邳州了,苏知州他们同意了吗?”

张出恭也看着地图:“鞑子若攻占峄县,往南就是邳州。虽现在河水结冰,但鞑子会否南下,也不可不防。”

杨河点头:“邳州是我们老巢,自然要安排,使大军作战,无后顾之忧。”

他环顾众人:“我已说服苏知州,许可我大军便宜行事。现州城有社兵,有漕运旗军四千人,防守兵力充足。而在城外,有几处需要布置,一是我们新安庄,我决意七总把总董世才留守,还有原来二总与五总的炮队、辎重队等也留下来,归董把总指挥节制。”

董世才忙出列领命:“属下遵命,定为相公守好新安庄。”

杨河点点头,董世才是杜圩编伍时的老人,又为人沉稳,他虽领乙等军一总留守,还是让他放心的。

而且原来韩大侠与杨千总镇守新安庄与睢宁城,他们属于镇守总,总内还设置有炮队,辎重队,掷弹队,锐兵队,马队等等,此时都归董世才节制指挥,让他战斗力如虎添翼。

杨河交待他,虽镇守新安庄周边,但也要关注睢宁城那边动静,有什么风吹草动,随时过河支援。

“二是禹王山寨。”杨河指着地图道,“此寨建设,原本是扼守匪贼南下之路,如果鞑子南下,此寨也是首当其冲。守住这里,就可切断鞑子入邳之路,不使邳州生灵涂炭!”

他环视众人,看很多人都露出期盼的神情,他说道:“以十总把总张董留守。”

张董出列,高声领命,身旁杨天福、林光官看了他一眼,都是羡慕。

守留一地,这是一种器重,还有信任。同时二人内心有些焦虑,身在伍中,不进则退,当年杜圩编伍,青壮男丁十七人,马祥、蔡大秦战死,余者有平步青云者,如韩大侠父子、杨千总等。

有四平八稳者,如崔禄、董世才等人。有成就普通者,如林光官、杨天福他们两个,身为把总,却岌岌可危,越发被年轻人赶上。现新任的十一总把总杨汉,十二总把总杨祖文,就是类杨千总那样年轻气盛的年轻人,还是河神庙编伍时的新进。

甚至有跟不上脚步者,如高进忠、米大谷、杨马哥、李薛义等等,干脆掉到总副、庄主的位置去了。

“还有运河镇。”杨河道,“以辎重队盛三堂留守待命,随时机动!”

七月时杨河扩军,分甲等总、乙等总,一共十二个总,又有中军各队,计四千五百人兵力。

这次扩军中,甲等总每甲六七个老兵,三四个新兵。乙等总每甲三个老兵,七个新兵。又中军各队分配后,余下新兵不少,全塞入辎重队内,使辎重队人数达到六百多人。

近几个月辎重队不断往各军寨运粮运物,各军寨粮草器械充足,战事便起,动用辎重队的地方也不多,大可驻守在运河镇,作为禹王山寨的梯队支援,大军伤亡人员的预备补充。

盛三堂出列领命,他虽年轻,却与董世才一样是个沉稳的人,还懂得计算,辎重队副杨马哥、李薛义虽是杜圩编伍时的老人,却不能取代他的位置。

他为人也更沉默寡言,左眼还曾中箭瞎了,当初他与罗显爵等八个青壮入伍,现在只余他跟罗显爵二人,新安军成军之初淘汰率可谓极高。

几处要点布置完,众将看着地图,均觉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出外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