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有若蝗虫

续南明 老白牛 2410 字 2022-08-24

袁宗第也是赞同打西门:“他们土墙不好打,但毕竟人少,特别火器少,听说才二三百杆铳。这打得再快,咱们人堆上去,堆也堆死他们,他们更打不过来。”

他眼中现出森寒的神情:“不要怕死人,咱兴义兵,剿灭无道官府,替天行道,哪有不死人的?”

王龙眼中光芒一闪,嘻笑道:“两位大领哨说得是,就依两位了。”

最后众人取得一致意见,先试试西门这边深浅。

……

此时快午时,李过、袁宗第等人就先扎营,密密的厮养忙活着,特别内中的掌械,忙着竖立窝铺帐篷,司磨则带火夫生火造饭。

大体他们营寨设在五里外的韩庄与孙庄,这两处是废弃的村寨,边上也有一些小河小流,基本可以取水。特别又西面五里外,就是白塘河,水量充足,基本可以满足大军的饮水需求。

他们战兵六千人,作为辅兵的厮养也有四千人,比例快达到一比一,加上驱使饥民干活,因此这安营扎寨,生火造饭速度还是快的。

一般安营扎寨不是简单的事,需要设立临时木墙,还必须上下两层,设哨岗箭楼,内中营帐也必须两两相对,营区间挖排水沟,挖设公共厕所等,还有一系列森严的纪律。

但流寇就没有这么多讲究,这边也很难找到足量的树木,就有帐篷住帐篷,没帐篷,就随便地上刨个坑,找些石头树枝垒个墙,铺上茅草就成屋了。

这就是地窝子,流营中习惯称窝铺,冬天这窝铺刨的坑还深一些,眼下天气暖了,就顺便刨一下,甚至不刨。

一时间,韩庄、孙庄外间窝铺东一片西一片,有若丐帮窝点,只窝铺外挖些壕沟,有点军营的样子。

当然,闯营曹营的步卒马兵都居废庄内,他们还分班休息巡逻,巡徼严密,防止营外有人来袭,更防止营内有人逃跑。

最后看他们窝铺营中炊烟袅袅,却是生火造饭,然后整个营地,就是一片喧哗,无数形形色色流寇,或蹲或坐,享受他们的午餐。

流寇营中行平均主义,“所掠金帛、米粟、珠贝等物俱上掌家,凡支费俱出自掌家,请食不足,则均短之”,每人吃喝数目看总体的粮草数目。粮草多,每人吃得多,粮草少,每人吃得少。

当然,当中也是有等级待遇的,精骑,肯定待遇比普通马兵好。

马兵又比步兵好,步兵又比饥民好。

均短之,相同层次的人平均一样,便如粮草缺乏时,步兵可能每天还有两餐饭,但饥民,就每人喝一碗稀饭吊着命。

不过这种配给制相对公平,上头也没什么贪污的机会,这方面众人怨言就少。特别对一些投降士兵,往日被喝惯兵血,此时大家享受都差不多。连军头都吃得跟自己一样,就心理平衡了许多,战斗力比往日更佳。

弊端就是这种制度只能战时使用,特别不要给他们诱惑内心的机会。

毕竟很多人投入这个阵营,是为了将来某一天过好日子,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不是为了这样一直苦下去的。现在的忍耐,只是为了将来的爆发。

杨河这边也在享受午餐,军官士兵,每人一个木托盘,两菜一汤,一大碗蔬菜咸菜,一大碗马肉,一大碗马肉汤,一大海碗米饭,饭不够可以再加,但不能浪费。

连这边的社兵也是如此,依当时组建社兵时议定,社兵们的钱缗米饼,由各社供给。不过大战来临,作为西门这边,杨河一样供应社兵们的伙食。还每人一块肥油油的马肉,只肉的份量小一些。

当然,军官士兵的待遇不可能一样,队副起,每人碗中的马肉两大块,他们还有马扎与小几,可以几人聚坐着吃,普通士兵就姿势各异的吃,处处体现出等级与阶梯。

不过杨河认为此举是合适的,不如此,众队兵积极性从何而来?如何愿意往上奋斗?

不论什么时代,只要天上不忽然掉下肉食米麦铺满大地,这人跟人之间就不可能平等。

作为人类,都有一种往上爬,然后将别人踩在脚下的劣根性,只需升迁通道顺畅,杨河就认为不会出任何问题,还可最大程度提高众人拼搏的积极性。

美味的饭食冲淡了流寇来临的紧张,不论墙上墙下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这个时代,能够吃饱饭,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更别说还能吃到肉。

连那些社兵们都是赞不绝口,他们很多人是士绅商贾子弟,但也不能这样吃白米饭,还有这种肥油油的肉食,个个都是吃得满嘴油腻,心满意足。

第二道土墙靠北侧,一人多高的土墙在前挡着,钱三娘与李如婉的坐骑在墙后安静吃着料,二女则合用一张小几,坐在马扎上大口用着午餐。

此时二人仍戴着灰毡,身上披着二十多斤重的简易镶铁棉甲,黑色的斗篷拖在地上,阳光下,李如婉抓着一块马肉,好肥的一块,她却是欢喜,放在嘴中撕咬,吃得满手满嘴的油。

她含糊不清道:“好,好吃,一点没有马肉那种味,这大师傅可以去开饭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