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练总

续南明 老白牛 1416 字 2022-08-24

杨河接受了这个正九品的官职,当然,他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痛快的答应,该提的条件,他也不客气的提。

比如他言剿匪总办乡勇皆是北岸人,冒离地方,恐生骚乱,现他们在新安庄待得习惯,就不如仍在新安庄一片训练。

比如训练五百乡勇,耗费极大,北岸各庄人穷地疲,粮饷供应力有不逮,这每月的粮饷,总要县城想办法解决。

比如五百乡勇虽编立,但军服兵器极为缺乏,还要县尊老父母想想办法。

比如……

比……

高岐凤皱着眉头,他就知道没这么简单,虽粗粗见面,但也感觉面前这秀才虽然年轻,却跟老油条似的,也不知他哪来的阅历。

放在哪训练倒无所谓,县城这边若开教场,反而费事,以后慢慢腾个营房就是了。

粮饷方面嘛,可以参照弓兵待遇,每月五钱,每名每年六两的工食银,五百个乡勇,就是每年三千两。

只是现在物价腾贵,每月几钱银子,也不知能买多少米,更不知眼前这秀才会克扣多少。

他也听说了,北岸剿灭焦山匪颇有所获,然大部分都被这秀才吞了。

若乡勇吃不饱穿不暖,也不知介时能不能守城。

流寇横行让人心惊,睢宁西面各山又匪患严重,高岐凤还希望乡兵到时能去剿一剿。

军服兵器嘛,要看看库房了。

设立练总是大事,高岐凤虽在睢宁颇有唯我独尊之意,也必须招来县内几个官员一起商议。

当下他让一个门子去请县丞刘遵和,主簿郑时新,典史魏崑岗。

连在堂上坐着的巡检邓升,睢宁就是这五个朝廷命官了。

当然,以后会加上杨河一个。

很快,县丞刘遵和,主簿郑时新,典史魏崑岗前来,毕竟都是居在县衙内,各有署廨。

刘遵和五十多岁,官秩正八品,在睢宁仅次知县之下,县丞中的“丞”,也代表他的尴尬与地位。

就跟皇帝与丞相之间的矛盾,不可缺乏,又充满明争暗斗,皇帝势弱,他们强势,皇帝强势,他们……

看刘遵和进来面无表情的样子,就知道这个县丞在睢宁过得并不安乐。

主簿郑时新年在四十多岁,一个面色白晰的中年人,举止中,以知县高岐凤马首是瞻,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他是知县的佐贰官,别称“书记”,其秩为正九品,主管全县户籍、文书办理事物,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分管,管河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