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北岸

续南明 老白牛 1171 字 2022-08-24

还有一些河流南流而来,不能注入黄河,就在河堤附近形成一些湖泊,湖边满是芦苇荡子,还有一些沟流。

这些荒田、荒滩、湖荡洼地多,就很容易为蝗虫提供大面积的孽生地。

北面六七里外是连绵的山峦山峰,边上似乎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村寨。

杨河眺望四周,眼下虽渡过黄河,然这片地方仍然属于睢宁治下。

明洪武十四年,明政府将邳州西南招义乡及其所辖十四个社划入睢宁,此时黄河北岸约有睢寧县新安社、董庄社、青羊社、白山社、黄山社等社。

眼前所望,应该是招义乡新安社所在,从东面青羊社过去,则临近邳州界的偃武乡。

然后最北端的黄山社则临近徐州界与邳州界。

当然,此时睢寧县也属邳州管辖,连同宿迁,邳州治下有二属县。

而且不同后世的行政单位,眼下乡、社、集、镇都只是地理概念,此时称乡称社,只泛指一片地方,便如后世称呼长江黄河,太行山、黄山一样。

里甲制,还是这时的基层单位,都图制,则是赋税单位。

这边也有一条准官道,沿黄河水北岸,从邳州通向徐州,然后新安巡检司就卡在路边。

水陆要津、官道横贯,附近也有山林,匪盗容易出没,骚扰滋事,设立巡检司,确有必要。

只是睢宁北岸这么一大片地方,以邓巡检区区二十几个弓兵想管过来,确实是有心无力。

……

杨河等人上大堤时,邓升的弟弟邓官也在堤上相迎,他的递运所离巡检司不过十里,离邳州治只有三十里,探亲访友,交通联络,来来去去都很方便。

兄弟二人也长得很象,都是一张胖嘟嘟的脸,官袍也很象,都不象官员,象商人。

他们下了河堤,进入巡检司正厅说话,邓官比他哥邓升健谈,首先大大赞赏杨相公大败贼寇的丰功伟绩,很夸张的表示,招义乡有杨相公进驻,黎民百姓无忧也。

然后他话题一转,转移到他的递运所,暗示他的递运所有大量的物资武器,军服刀枪等,杨相公如果想要的话,绝对价格优惠。

他也看出来了,这姓杨的满满一船一般的东西,肯定是个有钱人。

杨河对此也很有兴趣,明季递运所专门运送军需物资与某些上贡物品,那绝对属于肥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