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最后。

男队进了一个,女队进了一个,今年的集训队就这样结束了。

等集训队结束,也就到了八月底。花滑队的气氛便骤然地紧张了起来。

九月份就正式进入了新的赛季,国内的第一场“花滑冠军杯”举办的同时,还是“世界大奖赛”的资格选拔赛。有志气的人奔着那唯一的名额去,就算追求小一点的也想要努力拿个国内的奖牌。

总教练张妮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在说:“我们男单这边,不能只有一个苏子栋,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形成梯队,有人下去了,也要有人上来。所以未来的主要工作发展方向,就是在完成成年组成绩的同时,更加地注重青、少年组的人才发掘和培养。”

华国的阶梯如今分为四阶。

第一梯队:世界级的一流运动员。

比赛分数稳定保持在280分以上的苏子栋。

第二梯队:国家队一线运动员(世界二流)。

比赛分数稳定在250分以上的苏宇、蒋阳波和闫冰冰。

第三梯队:青年组、少年组一线运动员。

如伍弋等人在国内外大赛获得奖牌的小选手。

第四梯队:三线运动员,又称为替补运动员。

类似于张亮。这类运动员也是从青、少年组的冠军一路升上来的,但是国家队里人才济济,到这里曾经超然的身份就消失不见,通常被泯然于众生。偶尔也会有两个大器晚成的运动员,但是大部分的目标就是国内比赛的奖牌,世界奖牌从不列入计划。他们甚至还要考虑学校的出勤率,保证可以顺利的从大学毕业。

因为阶层被区分的很明确,资源待遇也会随之改变,就像是“仇富”心理一样,第四梯队的人对上面的人有点什么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

可惜运动圈里毕竟是靠成绩说话,背地里的言论能够给其他运动员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尤其是苏宇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苦修”,几乎任何声音都不会传进他的耳朵里。

苏宇必须要参加这次的“全国冠军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