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页

“那怎么——”这人惊的找不回舌头,好半晌才说:“那当时咋没说,这么大的功劳。”

“当时咋说?黎老板是哥儿是夫郎,又是顾阁老的夫人,谁能信服?传出去了,那些当官的不得拿着个骂顾阁老,顾阁老是为民为国的好官,那些商贾其实都信昭州商黎老板名头,不然——”

“我说句大实话,李大人当时是状元,可就一个六品的官,又是新衙门,那些商贾多精明,就算是当官的要钱要做买卖,面上随便给个仨瓜两枣应付差事糊弄过去就好了,怎么可能动老本给出那么多?任劳任怨的奔走,还拉了其他人呢?”

“全都是看在昭州黎老板面上的。”

这倒是,商贾精明,当时通商部可不是如今显露名气的通商部,那时无人问津,连衙门都是小院子,不是什么正经气派衙门。

如此来看,这人说的是真的。

“没想到啊,一个哥儿竟能有这等大本事。”

“出海带头的就是哥儿,可是威严的厉害,管了一万多人,我看下船的人提起来,都是一脸佩服和尊敬的,好像说数次惊险都快没命了,是王大商带他们回来的。”

东西太多太重,京中调了镇南公孟将军带数万兵来护送。

黎周周先前往的,还要清点账本,该给那些商贾分的先分了……

据周边的百姓讲,东西多的,光是从船上搬到地面上,就花了一个多月,更别提装箱运送,那真是车马成群,浩浩荡荡,头看不到尾。

这得多少钱啊?

自然是不知的。

光武九年,十二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