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页

“要我说,谁家有闺女了,还是攒攒钱先送自家女儿去上学,这是正经事,出来就能进厂当工人了。”

那婶子听了只能说:“我家二娘十七咯,再上学校上四年,出来哪成啊,该嫁不出去了,倒是花娘你家大娘多大?”

一直没开口的花娘听见了便说:“才五岁,再长两年正好了。”

婶子一脸羡慕,说:“瞧瞧,花娘这福气到了,攒个两年的钱,孩子年岁正好上学校,出来了,家里又是一份工,到时候光咱们羡慕的份了。”

“花嫂子这是前头吃苦吃多了,老天爷看了怜惜呢。”

“不是有话说苦尽甘来么,花娘这好日子在后头。”

众人一言一语,在座的没一个嫉妒酸的,是由衷替花娘高兴,实在是花娘以前日子太苦了,不是人过的,若是换做她们,想都不敢想。

发工钱自是高兴,你一言我一句,说了要给家里买什么、带什么、补贴什么,各家有各家的忧愁,有些钱还没捂热,流到别的去处了。

“……不提了,我家男人老实,那便只能这般凑合过着,难不成还要我上吊去?现在已经好多了。”女工说。她家婆母偏疼幺儿,如今小叔子年岁长成了,该娶媳妇,这娶妻的钱自然是公家出。

可婆母说她在厂里做工,定是留了一些私房钱,让他们二房多出些。

女工是要死说没留私房钱,可她男人给说漏了嘴,婆母便撂了话,若是她不多出一些,那以后发工钱了,婆母就跟着,你说没存私房钱,那好啊,直接充公给我,这以后我信你的话。

能如何?只能认了。

柴米油盐各家官司断不清,不管怎么说,发工钱日子是高兴的,以及如今的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