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页

那家已经破败,女儿出嫁送的嫁妆可想而知,便是梁家添了一些,那也是十分的寒酸,凑齐了十三抬嫁妆,多是衣衫面上不值钱的东西。

“不管再怎么说那都是五娘的三嫂,前两年才成的婚,梁家送的聘礼没越过嫡三子,我们如今送嫁妆,要是越了前头这位,便是打了嫡子的脸,我怕梁夫人不喜五娘,给五娘脸色瞧。”知州夫人跟身边妈妈讲,说完了重重叹气。

将心比心,她也不爱后头几个院子里姨娘生的。要是哪个姨娘儿子娶妻,嫁妆风光越过了她儿子,她也不乐意面上无光,定不喜新妇。

“夫人您别愁了,不行咱们也备上十三抬,不过压实在了。”妈妈给出主意。

“十三抬不成,需矮一头,十二抬。”

妈妈心里也替五小姐心疼,这娇养长大的五小姐,如今出嫁了都不能风风光光的,要是府里没这个条件便不说了,可如今有,还这样,难怪夫人愁的头痛,整日憋闷。

“金银首饰银票衣衫,总不能去了衣衫,去了梁府人生地不熟的穿的不成了让人家笑话,怎么压也压不到十二抬。”夫人当初是往十八抬给准备的。

妈妈便出主意:“夫人要不换更值银钱的什么稀罕物?”

更值钱的有什么?

西市街坊当属唐州最热闹繁华的地儿。

五小姐与大嫂坐在马车里,旁边大哥骑着马开路,时不时弯腰跟里头的妻子妹子说两句什么热闹,“你们要是逛胭脂铺子了,我让人提前过去清了场。”

“不急嘛。”五娘撒娇,跟大嫂说:“大哥准是嫌咱们烦,这才一出来直奔胭脂铺子,好把咱们丢在哪,他一坐就是一下午,落个清闲,才不是真心实意陪咱们逛街玩耍呢。”

外头大哥听了心里笑,想说五妹还挺聪明,嘴上说:“五娘,大哥今天教你一个好,你即便是心里知道我这么想,莫要说出来,你看你大嫂都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