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君子自当言行合一,修书整合我觉得很好。”

施明文听到此话,后来欣慰抚胡子,他并未看错人。

但这么说,可面临的风险还是存在的,尤其有一天早朝上,有位官员上折子,夸了一通八皇子,末了差不多意思就是请圣上立八皇子为太子。

当时朝上寂静一片,鸦雀无声。

康景帝沉着一张脸许久没说话,大殿之上官员冷汗夹背,最终以康景帝斥责那位官员为结局。

翰林院这几日,赵大人田大人也恢复了之前状态,除了社交礼仪的客套寒暄外,与顾兆远了几分,顾兆察觉出来了,也没往心里去,如今他这个状况,不好连累其他人了。

可事情转机来的也快。

八皇子亲自上书,说自己不堪大任,无才无能,当日修书是为了替父皇过寿祈福,并没有做出别的指示,而翰林院两位大人整合出的书也是父皇的意思,天下的读书人应当谨记父皇的恩情,回报大历……

康景帝当时听完神色难辨,最后结局是让八皇子起来,说你我父子情岂是奸人能挑拨的,又一道圣旨传到了翰林,提了顾兆和严谨信为从六品的修撰,择令继续修书出《三年两考》,算是奉旨修书过了明路。

顾兆从七品一跃两阶,与二哥同一个位置。

年奉银子从之前的四十三两,涨到了五十八两,禄米也成了二十九石,两千九百斤。

进翰林不到一年就跳了二阶,这真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顾兆这门又热火起来了,不过经历了之前的人还没走茶就半凉状态,顾兆对着同僚的恭贺奉承保持着客气的礼仪,并没真的信了那些马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