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杏哥儿和王石头是一边做生意,一边教这四人怎么干活。

起初是磕磕绊绊的,能把人气死,都不开窍。杏哥儿就骂,还吃得多,可不得气死他了。

天天催着王石头没事就往府县门口客栈跑。

等了越有半个月,终于等来了商队,杏哥儿知道后,看着四人,给塞了些他和王石头不要的旧衣裳,做了一些饼子馒头让带路上吃,末了说:“去京里路上艰难苦一些也别怕,再苦也比不过你们在村里吃不饱穿不暖饿肚子干一家人活的日子,去了京里,周周要是能用上你们,那你们就有了大造化了。”

杏哥儿也说不上来大道理,可他觉得要不是周周给了他这条路,就他窝在村中王家,日子是指定越来越受气窝火,哪里像现在腰板挺直了。

他教了半个月,四人说话是知道住哪里了,宁平府县宁松镇西坪村。

走时候,杏哥儿还给其中算伶俐的一百文钱,又把东西两村顾家、赵夫子家、他爹那儿写的信都让带着。

等人一走,院子空荡荡的,杏哥儿还是有些不舍,“希望一路平平安安的吧。”

“舍不得了?之前在的时候整天骂,那几个都怕你。”王石头打趣。

杏哥儿飞了男人一眼,“什么舍不得,再留下去,咱家管不住四张嘴了,也不知道这人多不多,我当时也不知道咋想的,咱们做生意两个人就够了,周周那儿还有大伯,这又送去四个可别多了……”

送都送了。

从宁平府县到京里,商队拉着南边的货走的慢,不过也是走在大路管道旁,一路上平平安安的,因为走的慢,人也不受累,起码苏家那四个半大的孩子能跟上脚力。

商队掌事的瞧就知道是山里的,那山路崎岖都能走了,这平地还不是简单?

不用问就知道苏家这四个孩子上京干什么,不由感叹:“黎家人还是宽厚念着情没忘了穷亲戚。”这是给穷亲戚赏一碗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