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这话略有几分大白话,不过很切合顾兆的贫寒出身,配上更显得情真意切的真挚赤子心。

反正康景帝听了面容略有几分动容,问了什么肥田法子。

顾兆当然不会详细答,说屎尿这些,污了圣上耳目,他说的是地里收成好,一亩地原先多少用了之后多少。还给之前发匾额的府尊吹了下,意思府尊大人得知已经推广。

康景帝便看汪泽田,汪泽田早已找出顾进士所在籍贯的当时县令名字,如今直接递过去,康景帝一瞧,略略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好像是两年前,宛南州的知州范闵递上来的折子。

当时康景帝六十大寿,见到这折子上花团锦簇的文章,什么天下太平五谷丰登都是万岁励精图治感动上天如何如何——

这类拍马屁的折子,康景帝见得多了,当时也没太当回事。只是递折子表功的时间很好,加上报上来的粮食确实是多了些,康景帝龙心大悦提了提笔,给范闵调动了下。

如今听顾兆的话,一连串对上了。

那位宁平府县的县令倒不是个钻营不办事的。

康景帝当时脸色没多表露,回头再细问问范闵。

宛南州五品知州范闵调入京了,如今做了京官,四品的户部侍郎。

这些暂且不提,反正当时是一切对上圆上了,原来还真有这么件事,再听顾兆说的那番话便不是面上的套话官话,康景帝从略有动容,到大为赞赏,夸了顾兆有读书人气节,应当如是。

意思是读了书就该报效大历,这才是典范。

之后事就顺了,康景帝当即提了顾兆为探花,说你这学识还是略差了些,尤其是这字,那便进翰林院好好磨练磨练。

康景帝当了这么多年皇帝,高兴上头了随心所欲,提了顾兆名次,还给赏了百两银子,可能觉得给完给一人太过瞩目,便给状元榜眼都发了,勉励话语大概意思:好好一心为大历做事,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