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页

于是延误到了月末,正好是农假,郑辉亲自送妻子回去。

九月唐柔便在平安镇老宅里平平安安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她第一胎生其实略有些艰难,幸好一家人都在,尤其是祖父一碗汤下肚,才平平安安顺利了。

第一胎是个女孩,唐柔还有些提心,怕郑家人不爱。她嫡姐早年也是第一胎女孩,结果坐月子时,她婆母就给她丈夫安排了两个通房,后来嫡姐第二胎生了个男孩,可前头通房生了个庶子,比嫡姐长子大了一岁半。

那通房抬成了妾室。

为此嫡姐心里记了许久,就因为第一胎是女孩,婆母从中插手,才有了后头打她脸膈应她事,这可是一辈子。

可那能有什么办法,嫡姐高嫁过去,自家门户低,婆母给她立规矩,即便是心里不痛快,可还是要谨小慎微低眉顺眼伺候婆母,做贤惠大度儿媳妇。

若是以前,唐柔便给丈夫安排通房伺候了,她在老宅了,丈夫在府县,没个伺候暖被窝,外加上她得了女孩,做正妻规矩还是要懂,可现在唐柔便不想这么做,她想着能拖多少拖多少时日,便没提。

没成想,郑家得了个女孩可高兴乐意了,孩子洗三、满月酒、百日宴、一周岁……才刚出生宴席安排了一年了。

早早打好长命锁、金镯子全塞了。

家里人高兴,郑父书信给府县中读书儿子,家里人便围坐,你一言我一语,交代郑父都记上,郑母说小孩子白嫩漂亮玉雪可爱,郑阿奶便讲柔娘一切都平安好着呢不用担忧,郑父书面严肃说九月九申时一刻大娘落地啼哭,郑爷爷喜气洋洋指挥儿子说记得添上,咱家大娘生下来是天上都是红霞,好兆头。

……

洋洋洒洒细枝末节都加着,这样一封三页厚家书便到了郑辉手中,郑辉是自己看了两遍,安耐不住激动兴奋之情给俩兄弟念了两遍,又珍重放好,说给家中大娘起个什么小名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