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不过为什么不叫他顾弟,而是兆弟,这也是有学问的。

因为叫兆弟是比较亲近的称呼。类似,同班同学里,一般同学和玩得好的哥们叫法。

顾兆回头笑眯眯,谢谢郑辉同学对他的好哥们认证了。

“郑兄怎么了?”

“兆弟要回家了吗?我还想着同你一起去书斋看看书,最近书斋里上了一些京城来的书。”郑辉说完,可能怕顾兆不去,压低了声诱惑的补充了句,“还有画本子。”

顾兆:……

前头放学不回家约着图书馆看书还能夸一句好学,后头画本子那就是看漫画、小说业余消遣了。

郑辉虽和他同一届考上的,但来的早半个多月,已经摸清了学校和附近周边的书店、馆子等,是个住校生。

他们这一届康景五十春的秀才,一共二十名,平甲班取前六名。中午吃饭时,郑辉说了,如今连着顾兆,他们这届前六到了五位,还有一位没来。顾兆没来前,郑辉和其他三位也相处过,不过说不到一起去。

关系平淡,就是普通同学关系。

因为一个班起码有两届学生,所以抱团现象是有的。早来的和早来的玩的好,晚来的便和晚来的玩。

顾兆说:“我才搬过来没几天,今天第一天上学,我家夫郎在家,回去晚了怕他担心,等过几日适应了,我前一天同他商量后再去。”

清平书院六个班,找一个没成亲的秀才那都找不到。

现在人成亲早普遍都十六七结婚,早一点的十四五也不是没有,十八九算大龄了,在镇上这样也成。村里结婚早。

读书科举中秀才,时间算下来,清平书院的秀才们人人皆已婚,还有已育,二胎、三胎也不在少数。反正他们学校没那种十四五就中秀才的天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