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这次考试一共一百五十五位童生,取其前二十。

顾兆没说前二十才算考中,说了也是周周操心担忧。便岔开话题,问前头赶车的爹,“爹,回去是不是该上旱田肥料了?”

“我上了四亩,剩下的没来及,府县来了农事官在旁做登记,整日里问一些什么时候上,怎么做肥料,耽搁了一些时间。”黎大说。

农事官听着厉害有个官字,其实没什么品级,也不是科举正经考的,属于工籍,由府县自己设官职考试,择优录取。

黎周周和顾兆前脚刚去府县,后脚府县派下来的农事官便来了,还带了四五名的差人,村长诚惶诚恐的接待,对方问黎大家。

“官爷不凑巧,黎大早上天还没亮送他哥婿顾兆去府县考试去了。”

农事官来时听说这肥料便是一位顾书郎研究出来的,便点点头,先问村长一些有关肥料的事情,以及带着人去看了眼地里情况。第二日傍晚,黎大赶着骡车回来,见着了农事官。

最初黎大也和村长一样,对着农事官的询问尽心尽力诚惶诚恐,可农事官问的太细。

“加多少斗草木灰,多少斗水,什么天气怎么发酵……”黎大在车前跟后头哥婿儿子学,“我说我做一遍,他们记着就好,还要问我,怎么你刚到了两桶满的水,这桶又是半桶,少了半桶是因为什么。”

因为水缸就剩个底儿了,他想着先凑合凑合。

家里做的时候,刨的那个坑就在后院,装多少草木灰装多少水,他咋晓得,给比划了还不成,说要准确。

上肥时还有天气、季节、多少都要在旁登记,黎大本来一天能上两亩地的肥料,被旁边人瞅着询问,一天上个一亩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