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龙凤呈祥(13)

“嗷呜。”张兰芳痛得跳起来。

“我让你拧,没让你出这么大力,你对我是不是有什么意见?趁机,趁机公报私仇啊?”

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己也愣了一下,咦,自己什么时候会成语的?

不过,这个小小的疑问并不阻碍她反击沈蓝棕。

沈蓝棕不敢还手,独自承受腰间的拧痛。

男人真的好难啊,媳妇让你拧,你拧得力气不够大,是你的错,力气够大,还是你的错。

女人的心思,猜来猜去猜不透。

张兰芳气哼哼收回手,拍拍手掌,“下次还敢不?”

沈蓝棕摇头。

沈广庆看父母的互动看得一愣一愣的。

沈蓝棕一转头,就看到大儿子惊异的眼神。

“看什么,你也结了婚,这都不明白,这叫情趣,你大伯父说的。”沈蓝棕为了挽回在儿子面前的形象,面上淡定道。

沈广庆:这样的情趣有点重,他似乎承受不来。

大家伙儿闹哄哄的,是开心的那种闹。好久都没这么畅快过了,好像压在肩膀的山突然被挪开。

魔芋作坊还有红砖作坊这两件事说完,正事基本就到这儿了。

但是顾细现在还负责扫盲班,她提醒了大家一句:“晚上的扫盲班还得开起来。”

有的人很不接,为什么晚上要继续学习?这回大家聪明了,没再直接说反对,而是举手向顾细提出疑问。

顾细对大家这样的进步表示很满意,她扫了一眼关注此事的村民,提问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张兰芳经过林妙一事,思想有了质量的提升。

她跃跃欲试地举手。

顾细点了她的名字:“兰芳,你说一下为什么?”

张兰芳挺直脊背,面上十分有光,大声道:“咱们眼皮子不要太浅。我家儿媳妇,要不是她读过书,还数学好,做会计这样的好事能轮得上她?”

这就是一个大大的例子,他们怎么都看不见呢?

为什么大嫂子不找别人去?不找村口的七大爷过去?肯定是因为林妙身上有别人没有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文化知识。

张兰芳沾沾自喜。虽然她家儿媳妇说,现在还在试用期,但只要三个月一过,没犯错误,就会被正式聘用了!以后林妙也算是吃上公家粮的人了!他们家祖坟绝对冒青烟了!

顾细欣慰微笑:“没错。”

她道:“我知道,村子里有一些人不服林妙能当上村里的会计,如果村子里有人觉得自己的能力比林妙更好,欢迎晚上来空仓库找我。我可以在大家的面前给你们安排比赛,如果你们能赢过林妙,那么村里的会计也会有你们的一席之地。”

很多知青眼中冒出精光,可是一看到林妙自信满满的模样,他们又萎了下来。

在称粮那一次,他们也看到了,林妙打算盘的动作快得飞起,他们还真不一定比得过林妙。

林妙绷紧脸,尽量让自己不露怯。

大伯母说得对,她应该对自己抱有信心。那些在昏黄灯光下练习算数和算盘的夜晚,那些付出过的努力和汗水不会骗人,她应该相信自己。

别人来比,她也不怕,

这一刻,林妙身上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知青们隐隐地感觉到,林妙不同了。

顾细给大家留出一点消化的时间,而后道:“我知道,很多人一定在想,为什么要这样?挖魔芋、洗魔芋、切魔芋,不是力气活吗?有力气干活儿不就成了?”

有些村民羞怯地点点头,十分认同顾细提出的假设。

“可你们就不想更有本事?”顾细抛出诱饵,“我只有一个人,肯定没有时间一直盯着魔芋作坊,所以,我需要几个小组长,帮我管事儿。”

“这要是发展起来,咱们的作坊成了厂子,就像是镇上的棉纺织厂那样,是不是需要骨干人才?”

“那你们有听说过棉纺织厂的技术骨干还有其他领导不识字吗?”

那还真没有!

他们都觉得能进厂里的人好厉害。

别的不说,从沈家村出去的人当中,只有沈青松的三弟还有另外一个认识了厂里女工的年轻人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村里人最常说起的人就是他们两个,茶余饭后,睡前梦里,无不觉得这两人很厉害,当然,比不上他们大队长和顾主任厉害。

大队长和顾主任可是拒绝过镇上工作的人!

这么厉害的人,现在在带领他们建厂,这可真是他们的荣幸啊。

顾主任还说,他们未来说不定还能成为骨干。这话把大家的心说得火热火热的。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能过上那样的日子。

“魔芋作坊和红砖作坊名额都有限,谁做得好就能继续做下去,”顾细道,“还是和学拖拉机一样的流程,白天干活儿,晚上培训考试。”

村民们急上了。

对哦,大队长刚才说过了,要是能进魔芋作坊和红砖作坊,除了工分之外,每个月还能领一份固定的工资。

要是以后作坊发展得好,说不定有些人就不用再去田里干活儿,而是真真正正地像城里人那样,专门在作坊工作,工作的时候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简直是最好的待遇。

“那我们什么时候学习?”

“要不今晚就开始学习吧?”

大家一人一句,吵得维持秩序的副队长头都大了。

顾细和沈青松早就料到会这样,沈青松手往下压了压,不怒自威,村民们立刻噤声。

他淡定道:“明天的工作安排是这样的,除了小孩子和老人,大家六点钟在村尾集合,上山挖魔芋。”

村里的老人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点什么。

沈青松朝他们点点头,“老人们负责照顾孩子,我们挖了一批魔芋后,会安排人运送回来,老人们带着孩子负责清洗、削皮儿等工作,这个分工具体听顾主任说。”

“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吃完午餐可以过来空仓库这边听课识字培训。这次的考试全部采用笔试,字写不好的,给我练,这儿会提供纸笔,但要节约。晚上再继续培训。”

沈青松负责整个大队的分工安排:“会开拖拉机的人,我会给你们排一个班,到时轮到了,就不用去山上挖魔芋,继续开拖拉机,咱们得在十月底之前翻好地,到时种上马铃薯。”

“魔芋和红砖即便能挣钱,那也得在我们先填饱肚子的基础上。等到了要种马铃薯和冬菜的时候,大家的安排会再次变化,我会通知大家的。”

顾细点头:“上山的时候,也要小心,我们的目标是每一年都有魔芋,而不是今年全都粗暴地破坏了。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

两人嘱咐了一大通,这才放大家回去。

“今晚回去养精蓄锐,明天按时集合。”

“好咧!”村民们答应得十分爽快。

出来天都黑了,可村民们一点都不觉得饿。大家兴致勃勃,恨不得一眨眼就到明天。

七大爷心里发酸,既为大家高兴,也为沈青松和顾细而骄傲。这两个孩子啊,总是不声不响做大事。

他和走在旁边的一些人道:“我看谁以后敢磨洋工,我这拐杖可不是看着玩的。你们尽管和其他人说去,就说这句话是我让你们传的。”

他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村子里种族观念还是很强的,谁也不敢忤逆七大爷这个辈分的老人。

大家连连点头。

七大娘苦口婆心:“好日子就在跟前了,这都不下工夫,那就是自己的问题。”

是啊,都铺好路,你都不走,那还能怨谁?

顾细和沈青松忙了一整天,回去之后还得准备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和培训资料。

差不多到时间了去休息,迷迷糊糊间,听到厨房有动静。

两人一看时间,也差不多该起来了。

没想到,沈追龙和沈追凤已经准备好了早餐,那刚才的动静肯定是这姐弟两弄出来的了。

“怎么起这么早?”顾细打了个哈欠问。

沈追凤擦擦手,她没好意思说,昨晚她都兴奋得睡不着,而且早上起来的时候,一点都不困,精神得很。以后说不定就能赚钱了啊,赚钱,她可羡慕能赚钱的人了!

沈追龙也是这样,抱着同样的想法,睡了又醒过来。

他醒了后,看到其他地方也有一些人家亮起了光,特地去村里逛了一圈,发现大家都醒了。

他和顾细,沈青松说了这件事。

顾细和沈青松高兴之余,又有点心疼。肯定大家都想早点去挖魔芋。

“那我们快点吃好出发。”顾细道。

桌上的早餐对比平时来说,可以说是简陋,龙凤胎的厨艺都一般般,只能说是可以煮熟的程度。

不过顾细和沈青松都吃得很开心,顾细称赞了好多句,沈追龙都不好意思了。

他们以前也经常帮爷爷奶奶干活儿,父母回来之后,反而很少干。父母全都包揽了。他心里想着,以后早上还是他和姐姐起来做早餐吧,父母那么忙,没道理还让父母早起。

几人收拾好东西,出去一看,好家伙,村里人几乎已经等在村尾了,大家背背篓的背背篓,拿工具的拿工具。

太阳还没出来,晨光熹微,可大家的表情明媚无比。

顾细一家人是最晚到的,大家一看到他们,眼脸上就差写上“快上山”这几个字了。

顾细和沈青松心情也跟着激昂起来,废话不多说,立即带人上去。

两人分头和其他人演示如何挖魔芋,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魔芋。

都是做惯农活的人,一说就懂,在这方面上,顾细不用多费心。

“大嫂子,你回去教老人们怎么清洗切块吧,这儿有我们就成。”张兰芳说出大家的心声。

顾细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耗在这里的确没有多大用处,毕竟魔芋可以慢慢挖。

她点头道:“那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不辛苦!”

“有钱挣怎么会辛苦?”

目前这段时间,顾细打算先用公分给大家衡量各自的工作,等魔芋厂真的有盈利了,就按照总工分来分钱。

等稳定下来,或许明年就能有个更加合适的章程。

顾细和第一批新鲜的魔芋回到空仓库那边,老人们和孕妇以及孩子们已经等着了。

她条理清晰地就告诉大家如何做,还把前期准备工作写好了,交给识字的人,如果后续她有事情不在这里,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顾细看着一批批送过来的魔芋,就连孩子们也不玩闹了,懂事地帮着干活儿。

这个时代的情况就是这样,孩子很早开始帮忙干活儿,大家都要干活儿才能有饭吃。

沈家村拧成一股绳,十分团结地在一起干活儿。

中午,就是顾细的培训时间,她也说了这次的考试形式,不是要写很多字的那种。

“一到十题是选择题,你们需要选出甲乙丙丁几个选项哪个才是题目的答案,第十一题到二十题是填空题,这题需要填写一些关键词。”

“至于考试的内容,就在培训里,比如说,魔芋的习性,魔芋有什么营养价值,魔芋是怎么种植的,如何科学种植。”

“咱们是做魔芋的人,要是连这些都不知道,那我们要怎么让别人知道我们的魔芋,而且还买我们的魔芋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