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灾求生(15)

围观众人集体松了口气。

有人拍拍胸口:“吓死个人了!”

官方工作人员默默想,是你们自己吓自己啊好吧?

等了一个多小时,官方工作人员收工,他们和小区居民道:“别看了,我们该回去了。”

有人大着胆子问:‘警官,这是怎么回事啊?’

工作人员嘴巴很严密,没有透露任何事情,只是道:“当然是触犯了法律的事。”

正好赶过来的沈青松听到这句话,和顾细对上视线。

偷狗应该还不到这个份上,也就是说,高梓和杨修可两人身上有其他的案子。

工作人员这句回答更加勾起了其他人的兴趣,居民们见问不出实质内容来,采取迂回战术。

“那两个人还能回来吗?”

“对啊,我看他们还带个小孩子咧。”

工作人员上车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他们大概率是不能回来了。”

留下这句引人遐想的话,工作人员走了。

小区居民三三两两讨论案情,这个说是出轨被抓,那个说夫妻俩是偷了别人的东西,隐姓埋名来到这里,避开熟悉的人。

顾细听着,一个个的脑洞开得比西瓜还大。

她觉得还是沈青松那个猜测比较靠谱。

转头一看,好家伙,无灾一边听大人说话,一边津津有味地吮手指,神情无比认真。

她哭笑不得:“你听得懂呀?”

小家伙黑眼珠像是葡萄那样,圆溜溜的,无辜得很。

孟兰笑眯眯道:“这可不是在啃鸡腿吗?这胖乎乎的小手,可比鸡腿美味,是不是?”

无灾还处在口—欲期,他现在是用嘴巴认识世界,见到什么都想要啃两口,小嘴吧嗒吧嗒的,看上去像是品尝世间最美味的东西。

常勇笑道:“上次见面,他还想啃一啃无难的耳朵。”

小孩子是无心,而高梓和杨修可却是故意。

两天后,常勇那边作为受害者,得到了案情的经过和结果。一收到消息,他就过来和顾细沈青松说了。

原来高梓和杨修可是惯犯,他们招供说,已经猎杀了几十条狗。

每次到一个地方,他们就会观察,然后用天灾前买到的迷—药朝狗子下手。

现在环境艰难,别说狗子了,人也很难顿顿吃到大白馒头,之前的狗全都是因为美食诱惑而着了道,几乎是百发百中。

而狗主人一般都会选择低调处理。他们养狗本来就是背负着极大的压力,毕竟有些地方人吃饭都成问题。

报警?jing力资源远远不够现在的需求。

发动周围的人找?大家都忙着工作养活自己,累得很,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现在还养狗,说不定会骂骂咧咧说狗主人自作自受。

高梓和杨修可就是抓住这种心理,成功猎杀了很多狗。

他们还有真空机,一做完除了自己吃,还会真空打包起来,卖给有需求的人。

别说,这背后的市场还不少,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有钱买下明月玩的别墅。

“就因为他们觉得养狗是浪费粮食,还不如填饱人的肚子,这才起了心思。”常勇看上去神色如何,但心里其实很生气。他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不能这样做。

顾细:“照他们的逻辑,除了人,谁都不配生活在这片陆地上?可是这片陆地可没有认人作主人。”

大自然里,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如果最后只剩下人,那人类又如何生存呢?难不成要人吃人?

“不过,还有一件事,说出来你们肯定很惊讶,这件事比他们鲨狗吃更可恶,”常勇义愤填膺,“他们竟然拐卖孩子!”

竟然是真的!

顾细还是觉得震惊。

常勇不用顾细他们问,就补充完整前因后果:“他们说,有个孩子在身边,别人对他们的戒心会没那么强烈。”

“那个孩子是他们看到有家长在等水,趁家长没注意拐跑了,大概有大半年了。”

顾细想起那个孩子黑黑瘦瘦的模样,“他们对孩子不好,所以孩子才被养成那样?”

“是的,”常勇怒斥,“简直没有人性,那么小的孩子啊。”

代入一下,就可以知道家长该多么崩溃了。

孟兰搂住无灾,“幸亏我们每次出门都是人抱。”

他们家大人多,每一次出门,大家都是轮流抱的,就怕孩子出什么事。

“现在已经在网上贴了孩子的照片,希望那孩子父母看到了,能尽快找来吧。”常勇心里不是滋味。

等常勇走后,顾细还是很唏嘘。沈青松竟然真的说对了。

沈青松安慰道:“改天我们托书影给孩子带一罐奶粉,不,还是带两件衣服过去吧。”

奶粉很容易变质,到时送去了不能用,会浪费。

叶书影下班回来后,听到这个消息,点头道:“当然可以。我到时给孩子去做个检查。”

“那我去问常勇要个官方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看看他们需不需要。”顾细立马道。

她很有行动力,当即找了常勇,事情非常顺利。那边的工作人员还说要感谢她们的慷慨帮助。

“不用,我们也是看孩子可怜。”

顾细嗓音清浅,工作人员对她很有好感,连声道谢才挂了电话。

没过几天,工作人员还很热心地和顾细说他们已经找到了孩子的亲生父母。因为之前顾细给他们打电话时特地说了,如果长时间没找到,他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食物。

之前沈青松说要送奶粉,其实一岁的孩子,也可以吃很多大人吃的东西。他们不方便送奶粉,送食材是完全没问题的。

就像在家里种的红薯可以收获了,他们可以送点红薯过去,再加点小米之类的东西,一点都不打眼。

不过,他们再如何尽心尽力,肯定比不过孩子真正的家人。

孩子父母找到了,那就是好事。

一家人拔红薯,顾细把得到的消息告诉其他人。

大家你一眼我一语,一边干活一边聊天,虽然有点热,但并不算累。

当晚的宵夜就是红薯饼。

在热锅面前待一会儿就热得不行,大家轮流过来弄。

“自己种的红薯真不一样。”孟兰吃得欢快,不忘自吹自擂一波。

能省一点是一点,能种一点是一点。

大家商量过后,决定下一波种土豆。

上次冬天是九个月,现在酷暑已经持续了八个月了,很有可能快可以换季了。

冬天吃土豆十分方便,可以一锅炖,直接当主食也行,暖呼呼的,多好。

今年的春节来得比较晚,而且今年的春节很不一般,竟然是夏天的春节,都新历二月底了,大家还是穿薄款背心,短裤,打赤脚,空调呼呼地开,风扇呼呼地吹,有时候还会放几个大冰块在地下室里。

冰块是他们冬天存的,放进空间里,拿出来还是一整块,然后等慢慢融化了,拿出去一晒,可以拿来洗澡,剩下的还能浇秧苗。

除夕夜,桌子正中间是一大锅小龙虾,旁边是各种青菜凉菜,大家都有饮料,果汁和肥宅快乐水自取。

无灾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桌上红彤彤的小龙虾,一边吮手指,一边流口水。

大人吃的时候,他的视线随着大人的动作而移动,看上去很馋很馋。

“这个你暂时吃不了啊,要等你长大了才能吃。”朱昶烨一边吃一边道,还特地把小龙虾在孩子面前晃一圈。

叶书影拍了拍他,“不要诱惑小孩子啦。”

“啊啊!”无灾叫起来,似乎是在附和叶书影。

顾细笑着给他拆了一包婴儿米饼,“吃这个吧?”

无灾的眼神颇有点嫌弃,叶书影开玩笑道:“欺负我不会说话是吧?”

孟兰将米饼塞到孩子手里:“乖宝,吃,先吃了再说。”

一家人逗孩子,慢慢吃小龙虾,气氛和谐温馨。

这可真是一个难忘的春节。

大家一起穿着背心合照留影。坐在c位的无灾顶着宛如红苹果的脸蛋,挥舞着小胖手,看上去开心极了,他的左右两边,是端着饮料、笑得灿烂的大人们。

春节过后没几天,沈青松接到了祝荣的电话。

“青松,首都的地下城a区已经竣工了,专家预测这次的夏天可以和上次的冬天一样长,要不你们来这边吧,可以集中供暖。”

“集中供暖?”沈青松诧异,

“是全部房子吗?”他问。

祝荣:“对,建造那边的人算过了,集中供暖的损耗和费用会比个人更加划算。所以新房子一律是这样的。”

“而且我们这边是地下城嘛,也算是一个密闭空间,街道也会控制在零度左右,比起外面,条件好很多。你们有孩子,还是在地下城更加方便。”

沈青松心动了。

正如祝荣所说,无灾接下来是学爬学走路,光是家里这一亩三分地,根本不够他造的。

要是祝荣说的话是真的,可比在家里舒服多了。

现在小孩儿有自主意识了,整天都指着外面,想要出去。有时候能忽悠过去,有时候不能忽悠过去,外面那么热呢,就是凌晨太阳快要升起来那会儿最舒服,能出去一小会儿。

不过,沈青松并没有立即答应,这不是他一个人搬,而是全家人一起搬,当然要大家一起决定。

“祝叔叔,我会和家里人好好商量的。”

祝荣道:“好,你放心,你和顾细的工作灵活性很大,可以随时安排,昶烨的工作也是,听说昶烨的妻子是医生,那肯定没问题了,现在到处都缺医生。”

“还有,你也可以选户型,不过大户型肯定比小户型要贵一点。”

沈青松能听出这里面肯定有优待。

祝荣小声道:“你对我们的农业和家畜种植贡献巨大,上面对天灾以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有这个优待。因为你们值得。”

沈青松和顾细出品的秧苗至少提高了百分之八十的成活率,这在全世界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

沈青松表示明白。

挂了电话,他和家里人转达祝荣的意思。

正好,叶书影下班回来,也带回了一个消息:“我老师联系到了首都的老同学,那边整好要开一个全国性的妇产医院,我和老师都递交了简历,应该没什么问题。”

顾细和叶书影说了刚才沈青松说的话,叶书影惊喜道:“那正好啊,而且看来地下城的条件很不错。”

顾细看向孟兰:“妈,你觉得呢?”

朱昶烨不用说,如果叶书影和他们都去首都,朱昶烨百分之一百会同意。

孟兰瞟了她一眼:“那还用说,当然是去地下城了。”

顾细笑着点头:“好,那我们就决定,一起去了?”

孟兰扭捏道:“我担心冬天来了,无灾会感冒呢,咱们还是去暖和一点的地方吧。”

大家连连称是。

“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继续一起住?”顾细看向叶书影和朱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