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李宁:那是我的理论!我的!我的!

另一边。

燕华大学的物理实验室,还是正常进行实验工作。

赵奕也来了。

他可没有邱成文想象中的激动,甚至说,看起来一点都不激动,好像实验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查看一下实验、数据的东西,确保实验设计和过程没有问题。

这有点像是‘日常巡查’,看完以后就淡然的走开了。

物理实验室后续的工作有很多,超导反重力实验成功,后续就要不断的测数据。

另外,也要设计相关的实验,从其他方向去做验证。

这些就是实验的收尾了。

现在李宁的工作主要是做总结、写论文,把实验过程、结果记录下来,做一个详细的报告,添加到论文内容中,接下来就是投稿了。

李宁希望投到国际顶级的物理杂志,他看好的杂志是《应用物理报》,专业性质对口是一方面,《应用物理报》也是国际物理界最权威的杂志之一,影响因子长期排名前三。

当把想法说给赵奕的时候,赵奕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提了个附带的要求,“中文版就投给国内的《数学物理杂志》。”

“《数学物理杂志》?国内的期刊?”李宁有些不理解,“但是,中英文不能分开吧?投了中文,英文版就不能投给其他杂志了。”

“《应用物理报》审核还是很严的,光是审稿就要一个月。如果是另投中文稿件,我估计,他们不会答应。”

“那几乎不可能。”

李宁说着都直摇头,投稿到一个杂志以后,杂志就有了稿件的版权。

所有杂志都是同样的规定。

所以才说不能够‘一稿多投’,一个杂志发表出来,默认就拥有了版权,翻译成中文的版权也有,其他杂志就不能够再发表。

李宁继续说道,“我上次有个论文,投给了《应用物理报》,是有关超导材料实验的论文,研究了一个最新的超导材料,并得出了具体数值。可审稿了两个月,修改了三次,还是被拒绝了。”他说着都郁闷的摇头。

赵奕道,“李教授,我知道你的担心,但是,中英文分开……应该可以吧?”

“不可能!”李宁十分肯定。

“我觉得可以。”

“不可能的,赵院士,你大概不了解《应用物理报》……”

“巴拉巴拉……”

李宁连续说了一大堆,差不多就是《应用物理报》世界排名多高,影响因子有多么大。

赵奕听的头都大了,他干脆道,“我打个电话,问问。”

他确实没有在《应用物理报》上投过稿,却认识加州理工大学的莱德利教授。

如果记忆没有出错的,莱德利兼职《应用物理报》的编辑工作,还要求过赵奕到《应用物理报》投稿,只是他最后选择了其他杂志。

赵奕打了个国际长途,接通后找到了莱德利,直接问了起来,“莱德利教授,我是赵奕。”

“我最近做了个超导反重力的实验,成功了。我还记得上次你邀请我给你们杂志投稿,现在我就找上来了。”

对面的莱德利马上兴奋说道,“真的吗?赵奕,恭喜你!我记得那是……李什么……的理论?不管怎么样,恭喜你!欢迎你来《应用物理报》投稿,如果速度快,下一期就能安排。”

“我有个要求啊!”赵奕说道,“我希望把中、英文的稿件分开,因为中文,我想投到熟悉的杂志社。”

莱德利马上道,“当然没问题!”

“这是小事!”

“我想,最少在国和欧洲,没人在乎中文版,如果是你们国家的科学家,当然会希望看到中文版,这是双赢,是为了所有人能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文字!”

“对,是双赢!”莱德利强调。

赵奕道,“那好吧,就这样说定了了,我会在一、两天内,就把稿件发过去。”

“ok,非常期待!”

赵奕淡然的放下了电话,看向李宁说道,“你都听到了,并不是我单方面要求这么做,这是双赢!”

“对全世界的读者有好处,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字”

“……”

李宁扯了下嘴角,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眼前的事情超出了认知。

中英文分开投稿……是双赢?

怎么双赢的?

最少英文投稿的杂志社,不是赢家吧?不过,他们能刊载高质量的论文,大概也是赢家?

投稿人、两家杂志社、读者……

四赢?

李宁忽然有些迷茫了,他想着下次有机会也试试?

中、英文分开投稿,对投稿人肯定有好处啊!

……

《应用物理报》的审稿、排版都非常迅速。

赵奕和李宁的稿件传过去以后,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应用物理报》编辑部,就给了回复消息,确定下一期会刊印论文。

下一期,就是一周后……

这个刊载速度肯定是‘插队’了,也许是把其他的稿件挤了下去,但不管怎么说,早一点被发表出来,肯定是个好消息。

物理实验室的工作,已经进入到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