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理论物理的第一学科

斯穆特不在意的说道,“因为赵奕已经成功了,最少他拥有了我,我这个粉丝。”他说着看向了左右,高声道,“我宣布从现在开始,宇宙学中心正式引入粒子的边界理论,我和我的同事会从事相关研究,也会说服伯克利分校引入这项理论。”

周围的人听罢纷纷鼓掌。

“谢谢,非常感谢!”赵奕很诚恳的表示感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世界最顶尖儿的大学之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长期位列前十,伯克利分校公开认可、引人粒子的边界理论,对于边界理论的推广、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接下来是益川敏英。

益川敏英用了rb人的礼仪,他和赵奕握手的时候还弯着腰,表示出一种尊敬和认可的态度。

赵奕都感觉有些不适应,甚至是感觉很尴尬。

益川敏英是六十岁的长者,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上的成就很高,传统上来说应该是他表示尊重。

益川敏英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他谈到说,“我对刚才质量论述的部分非常感兴趣,如果继续深入研究,应该会联系到引力吧?还有电磁力。”

赵奕坦然道,“那还有点远。我一直没有开启对电子的研究,就是因为会牵扯到电磁力。电磁力太复杂。而引力也只是理论,我希望下一步能论证引力。”

两人的对话让其他人反应过来。

前几排都是最顶尖儿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就算没有获得过菲尔兹或诺贝尔奖,并不能质疑他们的水平,或许只是运气不太好,所做的研究无法被验证,或者是没有获得对数学、物理发展有帮助的成果。

仅此而已。

事实上,奖项也只是个光环而已,就比如说足球运动员,有的球星国籍限制、运气不好,职业生涯十几年、二十年,也休想获得欧冠、世界杯冠军,但并不表示获得了冠军的球星,就一定比没获得的水平高。

学术界也是如此。

霍金就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他的名字几乎到了人人皆知的程度。

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几乎没几个人知道’光电效应解析,而不是最最著名的相对论。

所以前两排、三排的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水平上是没有多大差距的,他们听到益川敏英的话,联系刚才的‘质能结构理论’论证,立刻就明白了意思。

这个研究再继续下去,肯定会联系到四大力,也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当牵扯到质量的时候,就一定会牵扯到引力,而电子是粒子的一种,电子的能量解析一定会联系到电磁力,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如果完成了质量和电子的全部解析,等于说解释了引力和电磁力的产生原理,绝对会成为物理学的重大进步,甚至可以用‘物理革-命’来形容。

为什么呢?

不管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又或者是其他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们所做的研究成果,归根结底可以用‘总结规律’来形容。

不管是自然界的规律,还是宇宙星系运行的规律,都只是对已存在规律的总结,然后人们就可以运用总结好的规则,去了解、推导、解释其他的事务。

现在赵奕所做的是‘解析引力’、‘解析电磁力’,等于是做的更深入了一步,总结的是微观粒子存在的规律,同时向上一层也是对规律的解析。

为什么会产生引力?

为什么会出现电磁力?

如果研究真的能到这一步,肯定会推动物理学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不少人都有些激动、也有些期待,好多人都说,物理研究几十年没有重大进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现有的科技发展,依靠的都是百年前的物理理论支持,而现代的物理发展,多在十分朝前的宇宙和粒子研究上,只能加深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了解,根本无法运用到生活中。

比如,黑洞。

黑洞理论就算是真的,对未来几十年的科技发展,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不存在。

现代发展的核能、电能、信息技术等等,都不需要近几十年的物理研究支持,而更加前沿的量子计算机,想要普及化暂时还只是梦想。

好多物理学家们都认为,物理学要在取得一次‘革命性’的进步,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先进、更充满想象力的东西。

比如,飞行的汽车怎么制造?

磁悬浮是一种可选择的技术,但毫无疑问价格会非常昂贵,制造出来也会非常的不稳定,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有一种全新的技术,能以低廉的成本制造出稳定的飞行汽车,就会让人类的交通变成新的面貌。

那么,技术从哪里来?

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论支持,而理论支持就需要物理学取得巨大进步。

赵奕所做的理论研究,就有可能突破物理学发展的桎梏,成为物理学‘革-命性’发展的动力。

周围人想到研究前景,都忍不住变得激动起来,好多人都决定回去以后,就好好的研究粒子的边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