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世纪初的中国行情】

重生野性时代 王梓钧 1177 字 2022-09-23

“两桶油”的改革上市,属于2000年左右,诸多国企的一个缩影。

这些都是在为加入wto做准备,连续20年的国企普遍性亏损,在今年突然实现了惊天逆转。国企数量虽然大大减少,但全年实现利润2000多亿元,同比增长140,创下9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

诸多国企越来越商业化、市场化,其中药品行业就是个典型。

神州电脑一年1亿的广告预算,根本不能跟药企相提并论。哈药集团在今年的前五个月,就直接砸出57亿元广告费,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广告客户。而在1999年以前,哈药集团的总资产不过1亿元,每年的研发费用不超过250万元。

这种搞法,跟几年前卖保健品非常类似。哈药集团在1999年,想尽所有办法弄钱,全部拿去打广告,甚至是到处贷款打广告,今年把赚来的钱又拿去打广告。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广告费就砸出去13亿元,它欠央视的广告费都超过自身总资产了。

其他国有企业纷纷效仿,卖药的、卖电器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国媒体的广告价格节节看涨。

科研创新不搞了,产品质量不顾了,就是疯狂打广告。有些企业的广告效果良好,订单远远超过自身产量,也来不及扩大产能了,干脆就把生产外包出去,趁着大好时机贴牌圈钱。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央在大力推动国企重组,而且进行倾斜性的税收优惠。国企的自由性增强了,需要上交的利税降低了,于是就能利用关系贷款搞钱,打广告之后,还能跟民营企业打价格战。

这谁顶得住啊?

人家比你更好贷款,应缴税额还比你更低,无数民营企业被弄得欲仙欲死。幸好,国企还有许多隐形负担,还得上交红利,否则民营企业根本干不过。

这种市场乱象也让中央警觉起来,就在两个月前,工商总局突然出台政策,宣布国企的广告费用,不得超过税前销售收入的2。这才把国企乱打广告的歪风邪气压下来,而哈药集团则成为最大赢家,因为它已经打出品牌知名度,而其他药企却不能再这样跟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