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太子师】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1598 字 2022-09-23

就拿眼前的崔铣来说,曾多次惹皇帝不高兴。若非王渊扇动蝴蝶翅膀,导致皇帝当时不在北京,崔铣早就被权宦逼得辞官了。

崔铣属于清流中的改革派,跟皇帝近臣关系恶劣,但也跟杨廷和若即若离,同时又对王渊没啥好脸色。他的改革积极性,比杨廷和要强一些,比王渊要弱得多,你可以理解为青年版的杨一清之流。

此君干过的最轰动事件,就是得罪刘瑾被扔到南京。他当时只是小小的验封司主事,就敢在南直隶清查粮库,把苏淞等地粮仓的丑事给捅出来。

当时的吏部尚书都给惊动了,亲自写信让崔铣停手,崔铣却把相关责任人全部查办。南京官员被吓得不轻,北京权臣也焦头烂额,赶紧把崔铣又调回中央,扔到翰林院史馆修史去。

简单来讲,崔铣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看到不爽的事情就要说。历史上这货三起三落,在正德朝丢官一次,在嘉靖朝丢官两次,都是那耿介性格给闹的。

朱厚照让这种人做太子的侍读东班首领,可谓深思熟虑。嗯,他自己不是好皇帝,但想把儿子培养成好皇帝。

欧洲钟表,已经进行改造,拥有时针和分针,暂时还没有秒针,如今课堂里就摆了一座。

时针指向八点,太子朱载堻现身。

崔铣带着一群侍读官,给太子行叩头礼。而王渊作为主讲官,只需向太子作揖,太子还必须回礼。

朱载堻此时四岁零三个月,生得粉雕玉砌。虽然举止彬彬有礼,但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显然也是个性格跳脱的小孩子。

随侍太监把《尚书》打开,崔铣代表侍读官,上前朗诵《尚书》。一连朗诵了十遍,让太子稍微有些印象,这才回归侍读班行列,把课堂交给主讲官王渊。

王渊没有立即开讲,而是问:“太子识得多少字?”

朱载堻回答道:“母亲去年就教我识字,已经会背《三字经》,但有些生僻字还写不出。”

王渊又问:“其他主讲官,直接讲四书吗?”

朱载堻回答道:“杨师(杨廷和)、靳师(靳贵)和蒋师(蒋冕),都让我先学《千字文》,并未让我学四书。”

得,太子主讲官成蒙师了。

大明规定太子出阁读书时间为八岁,就是为了让后宫完成启蒙教育,大臣们直接教太子四书五经。

可朱厚照太过急迫,搞得各位主讲官,只能从幼学读物讲起。

王渊又问:“两位老师讲到《千字文》哪里了?”

朱载堻回答道:“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那咱们接着讲,”王渊对崔铣说,“崔侍读,有劳了,只读八句便可。”

崔铣再次上前朗诵,一连朗诵十遍,然后又回到班列。

王策坐在旁边哈欠连天,这小子早就会背《千字文》了。王素则一脸懵逼,他才三岁半,连《三字经》都没背完。

年龄都不一样,屁的太子伴读,太子陪玩还差不多。

王渊对儿子说:“策儿,你来讲讲,‘推位让国,有虞陶唐’是什么意思。”

王策立即回答:“唐尧、虞舜都是英明之君,主动把皇帝位子让给功臣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