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节 宋时的奇妙盐政

绛色大宋 晨风天堂 1091 字 2022-09-22

张家很正式的写了文书,就影和彩两人,直接就是以张家女儿的身份,重入族谱。

话说韩绛回到韩同卿这里,韩同卿一点也不意外张家会痛快的答应,前有女医圣之名,后有根治痘疮的秘术,对张家

来说是互利的,不答应才让人意外。

两人摆上茶。

韩绛问:“兄,我就是想问问盐商的事。”

“盐商,唉!”韩同卿长叹一声:“这是朝堂痛恨,却又没一点办法的。”

“附骨之疽?”韩绛问了一句。

韩同卿品味了一下这个词后点了点头:“看来你最近是读过医书了,是这个意思。汴梁的时候,说是朝堂鼓励经商,税少。真相却不是这样,真正有大利的营生都是官办,小民小商作一点小生意,朝堂是懒得管,那点税也没放在眼里。”

韩绛点了点头,这个他在学经济学的时候学过。

韩同卿继续说道:“在西夏元昊作乱之初,朝堂上乱了。好不容易集结了大量的部队却没有粮草,所以当时枢密院有人想了一个点子,以盐换粮草。商人运粮草往西北,而后换盐钞。”

韩绛跟着说道:“这是救急,而后朝廷与商人尝到甜头之后,这事便势不可挡了?”

韩绛能听得懂这事,韩同卿丝毫也不感觉意外。

韩同卿继续说道:

“对。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再往后说,曾经有一年内,光是私盐就抓了四千人,到了汴梁最后那几个,一年能抓万人。后来蔡相公不断的变换盐法、盐钞,往往盐商刚拿到手的盐钞转眼就变成了废纸。朝廷的说法是,猾商贪吏,表里为奸。盐商的说法是,朝廷无信,毁民伤本。”

韩绛很关心这个问题,他想听一听韩同卿的看法。

“兄,谁有错?”

韩同卿给了一个评价:“都是混蛋。”

这不算一个答案,所以韩绛再问:“谁先混蛋的。”

韩同卿倒了一杯茶给自己:“本是一件相互有利、互补的事。可贪婪让朝廷在有些时候不顾一切大开杀戒,而盐商为了钱贿赂官员。每次闹的谁都活不下去的时候,会有一批官员下狱,一批贪婪的盐商杀头,然后重新开始,就象什么也发生过一样。”

这操作神了。

整乱了,杀光重新洗牌,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