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天子之功德

社会风气的转变,影响到了文学。

而公羊寿所提出的改革,就是建立在这种大风气转变的基础上。

刘安翻阅着手里的邸报,神色也逐渐严肃了起来。

他收起了报,前往自己老师的府邸。

司马季主格外热情的迎接了他,这老头对待刘安和其他弟子时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他们两人坐下来,司马季主便忍不住问起了教材的事情,那些东西,司马季主也看了,可是他怎么都不敢想象,这是自家弟子会写出来的,倒更像是陛下所写。

“咳,我只是代笔而已。”

“主要还是陛下口述。”

司马季主点着头,“难怪呢,这些文章跟你平日里所作的风格截然不同,我就想到是陛下口述陛下当真是大举动啊,这一番更是将天下的士人们都给弄沸腾了,有很多人开始作新诗,那新诗,每句皆为五字,自称为五言诗”

“有的写的还不错,就是被诸大家所抨击,认为不合诗,可越是抨击,这类的诗却越来越多”

“不只是诗,还有几个家整理了一本《伊尹说》,以伊尹为主,添加了很多民间传闻,还有大量的杜撰,史家气坏了,认为他们这不只是编造典故,而是直接扭曲圣贤,天下人大多反对,可他们将这本书放在了书肆后,不少年轻士子却都买来观看,那几个人还因此富裕了起来”

“还有赋”

刘安早已是目瞪口呆。

他认真的听着司马季主的话,不由得说道:“其实,这并非是阿父一个人所推动的。”

“大汉开创之后,对民间的治理甚是宽松,百姓们又逐渐富裕,有了诸多渴望的,因此,原先那些只属于豪族的娱乐,渐渐下放到民间,百姓们也开始听音,开始唱歌,玩蹴鞠,至于文学,本就会受到当时思想之影响,从下至上的变化,文迟早都会迎来变化,阿父只是将这个过程提前了而已。”

“那也很了不起啊。”

“圣天子,圣天子,这个圣字没有叫错啊。”

“圣天子这是要开辟一个新的天下啊是根本上的新天下,并非是有实体的,作用却更加巨大”

两人闲谈了起来,刘安对这种变化倒是跟刘长一样,是持认同的。

“我曾跟随留侯学习的时候,留侯就曾告诉我,权莫如货币者这货币如今流通的速度越来越快,百姓们有了更多可以花费的地方,大汉的税赋也能收的更多,这对大汉来说是好事若是家家户户都待在家里,手里也没有什么钱财,各地的商贾也无法挣到钱,那反而对大汉不利”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刘长也算是完成了这一整套的课程。

不只是文和数,刘长这厮甚至还专门为射编订了课程。

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简单的军事操练,蹴鞠,角抵等活动。

数科的教材里,他也安排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不再是冷冰冰的说教,比如加减法,就是以果子为例,争取让孩童能更方便去了解。

周昌对这些是很满意的,抚摸着那灰白的胡须,对着刘长点着头。

那一刻,刘长都有些分不清到底是谁为谁打工。

满意的不只是周相,张相也非常的满意。

张不疑不偏不倚的对天子所编的教材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对众人表示,纯路人,说句公道话。

随后,他做出了这般的评价:

“十本论语和道德经也比不上这书的一页啊!!”

这么客观的言论自然是让群臣激动异常,激动的脸色涨红,浑身发抖。

“陛下这本书,当真是天下第一奇书!启蒙神书啊,若是叔孙通当初能看到,如今县学或许早就完成了简单易懂,臣以及准备用这教材给我家女进行启蒙了”

“可是你的女儿还不曾年满一岁吧”

“主要是陛下这功德”

刘长挥了挥手,打断了张不疑的吹捧。

刘长认真的说道:“启蒙乃是大事啊,不能敷衍若是真的能让县学遍布大汉的每一个县城,朕也算是有些功劳了,往后见了阿父,我也有话可说,不至于扭捏”

张不疑一愣,惊诧的问道:“陛下这是在说什么呢?”

“陛下自登基以来,击败匈奴,诛杀冒顿,收复河南之地,败河西诸贼,扫清西域,击败东胡余孽,收辽东之地,讨伐朝鲜,扶余,开乐浪地,兵不血刃,平定南越,一人诛杀滇王,使得西南受降”

“陛下重工,亲自制造纺车,改进农具,重用尚方,造纸,印刷,火药,盐井,车船恨不得将自己的宫殿拆了送给尚方做研究资金”

“陛下重农,免掉口赋,算赋,田租四十取一,各地徭役还给与粮食,分发冬衣农具,将耕牛牲畜借给百姓们,鼓励百姓开垦,用边军进行屯田,将土地赏赐给没有土地的农民”

“陛下爱贤,设启蒙之学,太学,国学,县学,陛下提拔忠良,惩治不轨,重用很多贤才,将他们放在最合适的地方,监督他们的行为,天下吏治清明,官吏们不敢作乱,百姓们不会作恶,上年全天下判决死刑的只有四百三十六人!”

“陛下爱民,赦免了天下的隶臣,给与他们土地,取消了对百姓的所有限制,允许他们正常往来,废除了很多的刑法,肉刑”

“陛下修补驰道,修建城池,开运河,加固长城设立了统一的文字,编造了数学的著作,发布了统一的货币,统一的轨道,规范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