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

严如山笑了笑,“那就买,看看国内有没有出手二手红旗和吉普,咱们多买几台;二手的不是很贵,基本都是官方才有的。”东西有保障,有人脉关系,买下来的几率很大。

付出和得到的东西完全成正比。

“我不懂这些,你看着办。”

顾令国和方国忠心中难免羡慕,严如山这几年赚了不少,慈善做了,对国家的贡献也做了,收留了好些退役军人;方方面面做的厚道,听从钟毓秀的意见,赚钱的同时,对家对国对部队上的贡献一样不少。

上面给他开了绿灯之大,完全是他凭良心做事。

现在的严如山,好几家公司,在所在行业是领头羊,风尚标;许多商人都在模仿他的经营方式和关系网,可是,又有几个人有他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缺人脉,不缺财富,不缺权势,上面还特别关注他,旁人眼红想使手段都不行。

“严同志,有个事儿,我想询问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顾令国问道。

严如山点头,“问。”

“我,家孩子在乡下读书,成绩不错;可师资教育方面总是欠缺,所以,我想把媳妇孩子接来上京。”话音一滞,心情低沉了些,“我的工资是能照顾他们,每个月下来也不宽裕;他们没有上京户口,不能在上京读书。我想问问,我们可以在您的公司里拿货吗?”

有钱了,买了房子就能将户口落在上京。

严如山多看了他一眼,对他的想法很认同;别说在什么地方读书都一样的话,其实,那是错误的,好的师资始终更为出人才。

“你想做哪方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