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万古惊龙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4673 字 2个月前

惊涛不照影,帝舟亦飘摇。

冕服鼓荡间,魏玄彻独立舟头,俯瞰狂潮,声音里压着风雷般的怒气:“景天子当承其责!”

武道开辟之后,魏国确实是乘势而起了。魏玄彻都敢公开指责大景皇帝了!

应江鸿在大桥上高声回应:“譬如毒疮,早剜早好,一俟旷日弥久,多有病亡!”

天下四大书院里的龙门书院,本就因观河台而立,从来都以监察长河为己任。镇御长河的历史,要比景国久远得多。

事发之时院长姚甫正在书房写字。

许象乾顶着个锃亮的额头在旁边,每见一笔就赞一句,手上不停,十分殷勤地研墨。

子舒很不淑女地仰坐着,脸上盖着一本摊开的书,后脑勺压在椅背上,已是睡着了。

正所谓“夏困秋乏,非我所愿。”

照无颜则是一只细笔,一卷新书,专心致志地看书批注。天下文坛有什么不错的新书问世,她是一定要第一时间买来品读的。子舒的呼吸,许象乾的殷勤,院长落笔的声音,全都不能使她分心。身在此间,如独在一界,真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宋国的殷文华,孤兀立在门外,不愿意进去,没眼看。那个许高额,怎么就能这么自然?真把这里当家啦?见天儿的在龙门书院转悠,每次回来都能看到他……他不是青崖书院的么!

纸上写:“一江春水——”

这副字写到半截,姚甫便丢了狼毫,随手取了殷文华腰侧的烛明古剑,杀出门去。

屋内屋外各自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院长已经很多年不提剑!

但姚甫这时,已直接杀进了长河中。

滚滚浪涛,腾如白龙。

姚甫身如蜉蝣,然而轻衫提剑,踏行“龙脊”,随手就剖分激湍、斩开洪涌。

但纵他剑术盖世,抬手剑气纵横千万里,却也剖不尽斩不断这祖河之瀚流!

二十四节气剑典包罗万象,长河翻涌,却在“万象”外。

但见得万里潮涌,一波高似一波,仿佛永无止歇。

九座仿佛永恒的石桥,这一刻都叫人们怀疑“永恒”。

那座镇压万古、号称“天下第一台”的观河台,一时华光大放。雄壮巍峨的观河台上空,却有浓云深掩。乌黑的云潮厚重得不透一点天光,激雷漫卷如海,雷海倒倾高台。

长河安宁了太久,久到人们几乎已经忘却了它的恐怖。

早在远古时期,它就是强大水妖厮杀的战场,哪怕龙宫定鼎,也不能强镇所有。

彼时常常肆虐两岸,须得远古天庭来镇压,每一次都要花费巨大代价。

而人们已经忘记了它为什么能够安分这么多年!

当它今日如怒龙苏醒,冲撞天地,摇动苍穹……

一切的一切,只指向一件事情——

坐镇长河数十万年,烈山人皇的亲密战友,现世水族的最高旗帜,人族的坚实盟友,长河龙君敖舒意……叛了!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处水域,能同长河相比,能比长河重要。

在远古时代,龙族据长河,几乎独立于妖族天庭之外。在上古、中古时代,龙族仗长河分治天下,与人族分享现世至高权柄。直至道历新启后的今天,它也仍然哺育着数以亿兆计的生灵。

向来说“山河”、“山河”,以此指代“天下”。在这个词语创造的最初,“山”是已经倾倒的“不周山”,“河”是这条仍在流淌的“长河”!

这条河,诠释了“河”的意义。是仓颉造“河”字,最初的解释。

当它于神陆翻身,仿佛要挣脱现世而去,是真正在动摇现世的根基。

整个宇宙,都应该可以听到涛声!

东天师是何等人物,岂会连话都说不完整,任声音碎灭?山崩于前他都不至于眨眼。恰恰是因为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才会如此失态。

他在天涯台回望内陆,一时间惊容难止:“祂怎么敢?祂怎么能?!”

虽则数十万年来,人族对敖舒意的防备从来没有放松过。

一直都有声音说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说这老龙君“昔时能叛龙皇,他日叛人未可知”、说此君“居心叵测”……

但这一天真的到来,还是如此让人意外!

毕竟自敖舒意加入人族阵营,助烈山人皇对抗羲浑龙皇,成为水族大分裂的一杆旗帜,已经太多年过去了。久远到要用“万年”为计时单位。叫绝巅强者挨个排寿,都要寿尽几十尊!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留在神陆的水族被不断打压、不断分割,直至于天下水脉支离破碎,再也难称整体,反倒是因国而分,什么雍国水族、庄国水族……天下没有独立的水族势力了!

在人族长久的审视和警惕中,长河龙宫的权柄被不断削夺、直至于点滴不剩,长河龙宫空荡荡。坐在龙君大位上,常常只能听到脚步声于空阔大殿的回响。

这一切,身为超脱者的敖舒意都默默忍受。

从真正统御天下水族的长河龙君、天下水主,到只具备象征意义、只在每届黄河之会被请到观河台上坐一坐的水族吉祥物……这个过程几乎看不到敖舒意的反抗。

祂抚掌,祂赞叹,祂为人族天骄喝彩。

曾飨天下各族英雄、极彰龙族影响力的“龙宫宴”,许多年未开,好不容易来了兴致再开一次——没有一位水族能够参与,也都没几个人真正在意!

祂接受了所有。

祂过去一再接受,本该一直接受。

怎么今天忽然就不接受了?

在人族如日中天的时候?在人族正在全面备战,正要覆灭沧海海族的时候?在人族已经占据极大优势、有很大可能赢得神霄战争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