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是年三月,太子射龙狐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2276 字 2022-09-22

景太子射龙狐的年代,狐族就是景太祖分化妖族的主要目标,龙狐则是当时最有名的狐族强者。”

姜望有些恍然了。

李正书继续道:“这件事表面上的原因,是龙狐乃万妖之门后景国正在争取的妖族强者。景太子鲁莽的行为,毁掉了景国分化妖族的努力。所以景太祖‘以为不详’。”

姜望若有所思:“非不详也,是不智?”

李正书又道:“但在当时的形势里,分化妖族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关于那个年代的妖族形势,很多史料都有记录。龙狐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角色,索求无度,根本没有诚意。不然景太子射杀它,也不会引得军中欢呼‘永寿’这件事情在史刀凿海里没有记载,景史不闻,楚史里却是有记载的。”

他说着,顺便就背了一段:“伯庸射龙狐,乃得军心,山呼永寿。”

“原是如此!”姜望恍然大悟:“短短一段文字,不意有如此波澜!”

李正书微笑道:“能于青史留名者,自然都有壮阔一生。”

伯庸即是那位射杀龙狐之景太子的名字。

一般来说,只有敬贺天子,才会用到“永寿”一词。

军中欢呼“永寿”,既不合礼,又显得伯庸有收拢军心之嫌疑,实在太过僭越。

如此说来。

景太祖以不详之名,逐杀伯庸,恐怕还是天家争权那一回事。

景国史书对此当然要有所避讳,楚国史书则完全不会替景国遮掩。

而司马衡之所以在《史刀凿海》里并不收录此事,大约是对楚史记载的景国历史并不能够完全信任……

读个史书真是复杂!

姜望觉得比什么观自在耳之类的道术修行,可难太多了。

李正书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真大儒也!

不愧是青崖书院大儒……嗯?青崖书院?

姜望莫名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果然听到李正书又道:“但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景太祖早有废后之意!”

他那俊逸非凡的脸上,表情无辜得紧。好像在说,你自己脑子不够用,忽左忽右,可不能怨我。

他微笑道:“我只说一件事,当时的皇后,乃是大罗山出身。之后立的皇后,却是玉京山出身。”

在整个“教导”的过程中,姜望的观点完全是随波涛起伏,跟着李正书的讲述不断游走,七上八下,频频转弯。每每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接着就发现自己并不知道……直到最后,其人才忽以真相宣告!

倒不是说有什么坏心思,但这恶趣味,也是太有青崖书院的感觉了……

真够无聊的!

而由此推及……齐天子故意问这样一个复杂得让人头炸的问题,哪里是什么仁慈天子?分明有意看我姜某人出丑!

但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姜爵爷也只能配合地疑惑道:“事涉道门三脉的斗争?关乎景国皇室和道门三大圣地之间的暗涌?”

李正书笑了笑:“你如果读完了景略,那你应该知道。景太祖之太子,先立长子伯庸,伯庸之后立商华,商华之后立子昭。但最后等到景太祖退位修行,继承大位的,是符仁。所谓景文帝。”

他说到这里就打住,自然是不太方便细说,同时也不必再细说了。

姜望若有所思。

若有所思了一阵,道:“我实在糊涂!”

他对齐天子道:“陛下您也看到了,姜望实在不是读书的材料!我认得那些字,但它们凑在一起,我便难得明白。”

对他急于摆脱读书枷锁的小心思,齐天子只回以漫不经心的眼神:“你去楚国之前,朕跟你说过的话,你可记得?”

姜望道:“臣自不敢忘!”

“自己说吧。背了多少了?”

“臣,背了一些……”

“一些?”

“约有三分之一。”

“约有?”

姜望斩钉截铁:“确有三分之一!”

“玉郎君,你来替朕抽查,就抽查前一百卷的内容。”天子随口说罢,又问道:“时间可够?”

李正书含笑回道:“朝议还早。”

齐天子于是一挥手,懒散之中,也真有山河独断、定鼎千秋的气势:“开始吧!”

这一章写完,人秃了。 为你提供最快的赤心巡天更新,第一百七十二章 是年三月,太子射龙狐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