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大军压城,朝野哗然,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6025 字 2022-09-22

江陵郡山魁军营。

这是大夏九大军营之一。

在江陵郡附近。

这里是南北交通重地,也是贸易重地,必须要有军营镇守,拥有极大的战略作用。

倘若北方出了问题,山魁军营可以第一时间援助,包括兵马粮食后勤等问题,都可以在这里部署。

自然而然,这片军营极为重要。

而军营十里内,都会有哨兵督查,不得闲杂人等入内。

但随着两道身影出现,掀起滚滚黄沙,一时之间,引来一支精锐奔袭,前来阻挡。

“前方大夏军营,私人不得擅自闯入。”

“来者何人?”

为首的年轻将士大声吼道。

制止两人前行。

他目光如鹰,看清楚两人的相貌服饰,知道不是寻常人,故而没有太过于凶狠。

不然换做是其他人,只怕已经搭弓了。

“吾乃镇国公之孙,顾锦年。”

“携太孙李基,奉陛下旨意。”

“江陵郡有内乱之变,奉旨调兵。”

“速派十万大军,随吾镇压内乱。”

声音响起。

洪亮如钟。

不远处,这支精锐纷纷神色大变。

江陵郡发生内乱?

他们不知道什么内乱,但内乱二字基本上就是要造反。

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

“镇国公之孙?”

“世子殿下?”

“太孙殿下?”

为首将领不敢大意,快速来到顾锦年面前,直接从马上下来。

“拜见世子殿下。”

“拜见太孙殿下。”

“可否出示令箭?”

年轻将领开口,他不敢托大,直接下马恭迎。

然而,顾锦年没有废话,直接将一大堆令箭丢在他面前。

“大夏金令,国公银令,秦王令,悬灯司密令,足矣证明本世子的身份。”

顾锦年很直接,他身上一大堆令牌,不过自己的令牌没有,毕竟他还未及冠,暂时不需要这种东西。

至于李基突然想到什么,立刻丢出一块金色令牌道。

“这是我父亲的太子令,你们快点查。”

李基出声,如此说道。

看到地上这么多令牌,这帮将士一个个咋舌。

好家伙,这么多令牌?随便一个都不得了啊。

几人拿起,稍稍端详一番后,基本上可以确定无疑。

也没有人敢伪造这种令箭。

当下,年轻将士没有啰嗦,直接开口道。

“世子殿下,调兵之事,需要与将军会谈。”

“山魁营将军,乃是镇国公曾经的偏将,世子殿下随我前来。”

后者开口,特意提了一句驻军将军与镇国公有关。

此言一出,顾锦年点了点头,也不啰嗦,直接跟了过去。

很快,众人不再废话,直接朝着军营赶去。

踏入军营。

一种肃杀之气弥漫,整个山魁军营,有三十万大军,不算上后勤人员,若是算上的话,差不多要翻倍。

“喝!”

“喝!”

“喝!”

一道道暴喝声响起,是不远处,数千人正在训练,一个个披着战甲,操练武道,没有半点懒惰。

军营。

国之根本。

训练极其严格,为的就是保护国家。

在对方的带领下。

终于来到大营。

不过顾锦年与李基暂时不能入内,需要通报。

在军营外站了片刻钟后。

一道爽朗的笑声不由响起。

“是锦年来了吗?”

笑声响起,伴随着一道人影,从军营当中走了出来。

是一名中年男子,身材魁梧,穿着铁甲,如同一座铁塔。

他龙行虎步,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国字脸,威严无比,即便是带着笑容,也给人一种极其强大的压迫感。

这便是山魁军营镇守将军,吴王志。

“锦年见过将军。”

见到来人,顾锦年拱了拱手作礼道。

而一旁的李基却没有作礼,他是太孙,是上,不可能给下面人作礼的。

“锦年侄儿。”

“未曾想到有朝一日能在军营中见到你。”

“这还真是不敢想象啊。”

“见过太孙殿下。”

吴王志望着顾锦年,发出爽朗笑声,不过看到太孙后,也恭敬的喊了一声,没有任何僭越。

“吴将军。”

“奉陛下旨意,前来调兵。”

顾锦年也没有啰嗦,他需要调兵,而且要快,不要有任何迟疑。

此言一出。

吴王志神色没有变化,而是请两人入大营。

当下,顾锦年与李基走进大营内。

随着两人入内。

吴王志的声音立刻响起。

“锦年。”

“是谁欺负你了?”

他直接询问,看着顾锦年如此说道。

“没有。”

“叔叔,侄儿只是奉旨办事。”

顾锦年开口。

“唉。”

“锦年,你这旨意不对,调兵之事,绝非是一张圣旨可以做到。”

“需要陛下的龙符和兵部的虎符各自一半,才能调遣大军。”

“一张圣旨,无法调遣十万大军。”

“我看你眼中带有怒意,想来是遇到一些麻烦,不如这样,我遣派一千精锐,护你安全,再将我的将令给你,想来在江陵郡内,应当不会有人找你麻烦。”

吴王志出声。

不是他不帮顾锦年,而是顾锦年所作所为,完完全全就是破坏规矩。

一张圣旨怎可能调遣十万大军?

调兵之事,需陛下龙符的一半,外加上兵部虎符一半,不然的话,凭借一张圣旨,如果有人伪造圣旨,那岂不是乱套了。

当然,他相信顾锦年不会去伪造圣旨,可规矩就是规矩。

“将军。”

“圣旨摆在这里,这是陛下的旨意。”

“十万大军,一个都不能少。”

“倘若朝廷怪罪将军您,侄儿以项上人头担保,必会为将军脱罪。”

“再者,太孙也在此,如若出了事,也是我们二人的问题,怪不到将军身上。”

顾锦年依旧坚定。

他需要十万大军。

一个都不能少。

“锦年侄儿,这并非是脱罪不脱罪,随意调兵,是杀头的罪,锦年侄儿,你与太孙还未及冠,出了天大的错,倒霉的是叔叔啊。”

他开口道。

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太困难了。

“这样,我加派三千铁骑跟随你,如何?”

对方开口。

以顾锦年的身份,给一千铁骑护着,问题不大,他也有这个权力。

若加上圣旨,三千问题也不大。

至少能解决一部分麻烦。

然而,顾锦年没有多说,而是将圣旨摆在对方桌前,缓缓开口道。

“叔叔,您先看看圣旨内容吧。”

顾锦年淡淡开口。

他知道,凭借一张圣旨想要调遣十万大军,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他既然敢来,也有信心。

后者微微皱眉。

但还是将圣旨展开,他知道这肯定是圣旨,但也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陛下既然允许顾锦年调兵,那么就一定会将龙符和虎符交给顾锦年。

不然的话,凭借一张圣旨调遣十万大兵,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只是,当圣旨展开后。

吴王志的脸色瞬间一变。

圣旨内容很简单。

配合顾锦年,缉拿建德。

是的,缉拿建德。

但凡写的是建德余孽,他脸色也不会变得如此难看。

可建德皇帝不一样。

这可是陛下日日夜夜都想抓住的人啊。

别说十万大军了,就算是二十万大军,只要能抓住,也不惜一切代价。

“这圣旨,是真的?”

吴王志望着顾锦年,眼神当中充满着质问。

如果这封圣旨是真的,那他真的要好好思量了。

毕竟拿任何理由,他都不会派兵。

可拿建德皇帝出来,那就真不好说了。

如果是真的,他没有派兵,耽误时间,陛下怪罪下来,他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是假的,他派兵了,虽然会被惩罚,可大问题还是顾锦年和太孙,自己想要开脱,并非是难事。

镇国公老爷子也不会袖手旁观。

所以,他不敢赌。

但来的人不一样,是顾锦年。

如果是镇国公,他一句不说,直接派兵了。

“吴将军。”

“本世子与太孙殿下亲自出面,难道还有假?”

“圣旨可以伪造,我们二人的身份也可以伪造?”

“将军,我来江陵郡,就是陛下特派,将建德抓住,交赴京都。”

“倘若耽误时机,到时候侄儿即便是想为叔叔说好话,也没用了,您知道陛下的脾气,建德皇帝,是陛下最想见到的人。”

顾锦年开口,他一字一句,目光坚定有神道。

一封圣旨。

调不动十万大军。

没错。

可也要看看一封什么圣旨。

建德。

是大夏皇帝最想见到的人,这件事情也是百官都知道的事情。

谁要是能抓住建德,封侯都有可能。

这不是玩笑话。

这一刻。

吴王志脸色微微一变。

他在衡量。

也在纠结。

过了半响后,吴王志深吸一口气道。

“可否等一天,我让人千里加急,询问陛下。”

“一天内,足够来回,倘若得到陛下同意,立刻派兵。”

吴王志出声了。

虽然还是没有直接答应,可他已经动摇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一来一回。”

“也足够建德逃离,这个责任,我担不起。”

顾锦年没有给对方任何一点时间考虑。

将压力给了吴王志。

得到这个答复。

吴王志最终吐了口气。

而后开口。

“来人。”

随着声音响起。

刹那间,两名将士走了进来。

这一刻。

吴王志将一枚兵符丢了出去,神色严肃道。

“紧急调动十万大军。”

“随世子出征,镇压江陵郡。”

“由世子为首,听从世子之令。”

吴王志大声喊道。

两名将士接过兵符,没有任何犹豫。

“遵令。”

说完此话,两人转身离开。

而李基眼中更加惊愕了。

至于顾锦年,却显得平静无比。

“多谢将军。”

顾锦年开口,道谢对方。

“锦年。”

“国公有恩于我,这件事情我就不去细细调查。”

“但十万大军出动,朝堂必然会在第一时间知晓。”

“你要做好一切准备。”

吴王志出声。

他没有多说,倘若这真是陛下的旨意,那他算是立功,如若不是陛下的旨意,倒霉的也是顾锦年与太孙。

自己会受罚,但不会严惩。

建德二字。

足够抵消一切。

“多谢。”

顾锦年点了点头,他明白自己这是在玩火。

可他就是要将这一把火,彻底燃烧起来。

烧到朝堂不得不关注这件事情。

轰轰轰。

很快,整个军营彻底动起来了,一批批将士穿着铁甲,一匹匹战马集结。

不少将士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在军令面前,没有一个人敢乱来。

所有将士,整装待发。

好在时间不是很赶。

半个时辰内,十万大军彻底集结。

三万铁骑,五万步兵,一万弓弩兵,一万铁甲兵。

因为去的地方是江陵郡。

辎重后勤这个可以适当减少,毕竟不是远征。

一切准备就绪。

十名偏将走进大营内。

“锦年。”

“这两位是我最得力的助手,徐进,王鹏,有任何事情你直接吩咐他们二人。”

随着十名偏将到来,吴王志立刻开口介绍。

“见过世子。”

“世子殿下,人马已经准备就绪,可随时出征。”

两人则第一时间朝着世子一拜。

“好。”

“侄儿就不寒暄了,还是多谢吴叔。”

人来了,顾锦年也不啰嗦,再一次道谢吴王志后,便带着李基离开。

而吴王志的声音也随后响起。

“一切,以世子为主,不得违背军令。”

他开口。

强调了一句。

一切是顾锦年主导的,十万大军必须要听顾锦年安排。

此言一出。

十名偏将齐齐回应。

而随着众人离开后。

军营当中。

吴王志不由坐在主位上,神色沉思。

也就在此时,一道身影走了进来,是军师。

“将军。”

“调遣十万大军,这不是小事,仅仅凭借一封圣旨,也不能如此啊。”